Thursday, September 21, 2017

我的電影因緣


我的電影因緣
(originally written in 2003*

記憶中最早接觸到電影時我才五、六歲,那是五十年代初期。童年時家住其中南昌街,距位於和平西路口的明星戲院不遠。當年的明星戲院相當風光,專門放映國語劇情片。一晚爸媽攜姊弟們去明星看戲,不知為何獨獨沒帶我。媽媽給了我四毛錢作為補償,銀光閃閃的角子共兩枚,在稚嫩的孩童眼中然然很寶貴,我用毛圍巾裹了一層又一層深怕弄丟了。錢收藏妥了心中仍悶悶不樂,女傭便偷偷帶我出門逛街。南昌街二段尾的明星戲院門前車水 "人" 龍,攤販食舖一家接著一家,爭做戲迷的生意。

我最中意其中一家賣的熱包子,肉餡汁多皮鬆軟,蒸籠蓋一掀開,熱氣騰騰而升,白胖可愛的熱包子一個緊挨著一個,叫人直滴口水!那晚吃了包子沒有已沒印象,到了戲院我們直接登堂入室,電影已經放了好一陣子,好像也不必付錢。看了下半場影片,似乎是李麗華或那位大明星主演片子,其餘在記憶中皆留白。

台北市植物園旁.電影攝影棚的前身,當年大概是台製片廠吧?五十年代中常在此地放映露天電影。還清清楚楚地記得在那兒看過" 單車失竊記 ",義大利新寫實派大師狄西嘉編導的傑作,還得了美國當年的奧斯卡金像奬最佳外國影片奬,這自然是日後才知道的。其中有一幕影像經常在我腦中映現:故事中的父與子為追尋失竊的單車四處奔走,兒子在街邊尋個空檔撒泡尿,父親隨後趕來,在兒子背後大吼一聲,驚得孩子跳了起來。就這麼一個頗具喜劇意味的鏡頭,儘管整部影片颇為淒苦,我卻將這無關緊要的情景深植記憶的網膜。三十年後重觀此片,觀感自然不同了,多了半輩子的人生閱歷,螢幕上我看到的是升斗小民與命運的掙扎,對社會大環境的無奈。然而由非專業演員演出父與子的感情是那麼自然清新感人,或多或少沖淡了全片沈重的氛圍。

若說我啟蒙早,尚未入學就有幸目睹世界級大師的作品,也不算過分。小學二年級,我由女師附小轉學至升學率高的西門國小入學。西門町是當年的電影街,美都麗、大世界和萬國戲院僅呎尺之距。當年自然無看電影的閒錢和閑暇,然而每當上下學路過戲院時,總不免向那五色繽紛的看板瞄上數眼,瞭解一下目前上映些什麼電影。美都麗離國小最近,但多半放映國片,當年的我是比較前進的,不太愛看國產影片。大世界和萬國則專演西片,生意興隆觀眾經常得排長龍買票。有一位同學,父親是萬國戲院老闆,經常隨意出入戲院,偶而亦夾帶一兩位友人同去觀影,從來也不買票,門口收票小姐總是笑容有加對我們十分和靄友善。就在這家戲院,我陸陸續續看了七遍當年名片,瑪麗蓮夢露初露頭角時主演的 "大江東去" 。我們總是在課後才抵達影院,電影都已演至半途,前前後後看了那麼多回,就想把前情後事連串起來。成功與否已不記得,然而那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旋律 "The River of No Return" 已深印腦中歷久彌新!

退休之後的若干年經常往來兩岸三地,接觸到華語片的機會大增。況且隨著年齡遞增,尋根及回歸本土的慾望愈發強烈。喜愛電影的我,很自然的開始搜求優良國片,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三地出產的影片,閒來無事時也嘗試寫些不成熟的影評。我沒有專業訓練,完全憑觀影時的即興印象,拉雜寫來實非嚴格的影評,充其量只能稱為感言、觀後感等等。

* 本文寫於居港時期,曾發表在北一女《綠緣》2003 年年刊

Appendix 

《那山,那人,那狗》*
霍建起導演     1999年      中國

      一個單純平凡的故事:一個父親退休了,一個兒子繼承老父衣缽,背起了郵差父親用過多年的郵包,和一隻追隨父親多年 (郵)狗老二,在父親的伴同下,一同走進山中送信。

      導演的敘述鋪陳雖然相當傳統,卻出奇的圓熟老練。全片拍攝流暢自然,攝影畫面更是美得炫目。很多中遠景定點鏡頭的運用,更突出山裡生活的平靜和絕少變化。平實無花巧的正敍與倒敍穿插而行,卻也信手拈來不少生動溫馨的畫面。

      比如說方開始時老狗不肯隨兒子上路,只因長久以來習慣伴隨老郵差,迫得父親仍得再一次伴兒子一同送信。在另一景中,兒子到了村裡,不見人來取信很是失望。卻沒料到轉個彎,外邊已經聚集了全村父老姑娘媳婦和孩童,爭著要瞧這位年輕的郵差!同時也為這位帶給全村希望與歡樂的老郵差致意和送行。影片中有意無意之間,似在宣掦默默耕耘不為人知的美德,同時由年輕的兒子和另一青年所代表的新世代,道出不同的心聲和價值觀。對話簡潔有力,攝影畫面尤其美,一種靜態的、永恆的美。

*那山、那人、那狗》(英译:Postmen in the Mountains),是潇湘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98年联合制作,发行于1999年的大陆电影。改编自彭见明的短篇小说《那山 那人 那狗》,导演霍建起,主演滕汝骏刘烨(饰演儿子)。[1]

     

《 榴槤飄飄》*
陳果導演   2001 年  香港

這張片子,由於個人的疏忽,我先看第二張VCD,再倒回去看前一張碟子。  雖說是次序顛倒,弄了半天才搞清楚故事來龍去脈,卻也因此留意到導演的精心布局和敘述手法鋪陳,由前至後彼此呼應,並由一只榴槤帶出兩個女子的心酸史。

這兩個女孩,除了同為香港過客之外並無共通處。一位年方二十一來自東北,到香港三個月期間做應召女郎掙快錢。另一位女孩才十四歲,隨母和弟妹從深圳非法偷渡,前來香港依附在港討生活的父親,竟日𥖁在砵籣街(紅燈區)的巷子𥚃為人洗碗。一個偶發事件,大女孩的同伴(馬伕)在巷中遭人丟榴槤傷了頭部。由於雙方都想躱開警方的介入,只有私底下解決這個傷人事件,讓兩個素不相識的異鄉人結為朋友。

三個月後,大女孩居留期滿回到東北老家,重建新生活,無證的小女孩也被港警遣返深圳。兩人遭遇不一,其無奈則是一致的。

香港導演陳果一向喜用非職業演員,全片看起來有如記錄片。片段影像,像在巷中的數景,似用手提影機拍攝,有即興的感覺。許多妓女日常作息的細節(如在茶餐廳等候應召,沖浴次數頻繁等)充滿了底層社會的生活氣息。題材方面,選的雖是妓女和非法移民的故事,全無道德包袱和說教意味。

後半段大女孩回到東北老家,一日收到郵局通知,去領一個包裹。郵局管理員說:「擺久了沒來拿,都出了味道。」回家拆開一看,赫然是一只似曾相識的榴槤。小女孩特地從深圳寄來給她的賀年禮物。女郎將榴槤破開,分饗諸親友,竟無人肯吃一口。下個鏡頭:女郎獨自靜坐,咀嚼這南洋果王的滋味,同時也回味自己的人生吧!
在雪花飄飄的東北,和在溫暖如春的南方,兩個女孩之間有一根細細的線將他們牽在一起,或者那就是榴槤的滋味吧!

榴梿飘飘
Durian Durian

基本资料
导演陈果
监制杨紫明
编剧陈果
主演秦海璐
麦惠芬 [1]
麦雪雯
杨美金
配乐林华全朱庆祥
摄影林华全
剪辑田十八
制片商出品及摄制
Nicetop Independent Ltd
Studio Canal France
其他制作
Wild Punch 出品
DES Films 出品
Golden Network Limited 摄制
片长118 分钟
产地 香港
语言粤语普通话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香港
  • 2000年11月16日
 台湾:2001年12月22日
发行商高先电影
票房香港:HK$523,015.00[2][3]

*《榴梿飘飘》(英语:Durian Durian)是一部2000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由陈果执导兼编剧。此电影为《细路祥》的外传,亦为《妓女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在2005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票选为“最佳华语片一百部”之一[4] - 維基百科


Grace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17

The Red Turtle




“The Red Turtle" ( 2016 ) is an animated feature produced by Studio Ghibli and directed by Michael Duda de Wit ( who was awarded an Oscar animated short " Father and Daughter " earlier in 2000 ), a meeting of East and West talents and minds indeed.

It was a sublime experience watching this wordless film.  Unlike most animated titles, this one has only a simple story which tells about a shipwrecked man stranding on a deserted island.  What is not simple is the creation of a fantastical world so magical yet as realistic as can be in its beautiful depiction of the landscapes we saw on the screen.  

The colors of the beach scene changes from hour to hour.  At times it can be a splash of rainbow colors, sometimes different shades of grey, other times complete golden, most of the time it is simply the white and beige sand of the extending beach connected to green to turquoise blue sea water as it reaches to a streak of lighted horizon with dark clouds hovering above in the sky.  It is at once transcendental and mesmerizing.  Just let yourself soak in the viewing and enjoy the sight and soundless atmosphere.

The tranquility of the landscape belied the caprice of the sea which could turn wild at short notice.   When tsunami hit, the bamboo forest was completely depleted and pieces of broken woods littered all over the sandy beach now rested in devastation.  The same sea could also be where the young boy riding high on top of a wave or swimming in it with his friends the turtles. 

This is a film beautifully rendered about the unspoiled nature like many of Ghibli's animated titles such as: "Spirited Away", "My Neighbor Totoro", "Princess Mononoke" to name just a few.  The man in the beginning simply wanted to get away from the island and tried all his might making rafts to escape. During his solitude he began to look at his surroundings somewhat differently.  Befriending  four tiny scuttle crabs was a good start.  Then he crossed path with the Red Turtle and the course of his life was completely altered since.

It is also a film meditating on men'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In an island amidst the boundless sea, a friend be it another human or creature, a companion nonetheless is what he wanted and needed the most.  The wordless story says a lot more than words can tell us.

Grace Liu

Sunday, August 13, 2017



Comments on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The film was discussed May,  2014 at the SVMLC *monthly meeting)

6/7/14

I agree with the Academy Awards on their decision that this film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ranks supreme in those area of art direction, makeup and visual effects.  I still think the movie is weak on screenplay (simply say that it is overly ambitious to make it a convincing story) and on acting overall (I have dwelled upon this in the group discussion at the meeting).

Of course I don't deny the use of magical realism is a clever way in this fantastical film, nonetheless I believe even when the story is stretched far out of the realm of reality it still needs to follow the rules of logic.  It is a modest demand by audience of all levels.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many such unsound instances.

Maybe I am an oddball ill fit in this group(our discussion group),  I think that this group focuses more on literature than movie.  Many of them are well versed on literary merits such as the writings or words used in the dialogs (indeed they shine like gems from moment to moment.)  Whether they fit in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story is yet unknown, sometimes uncalled for.  Of course this is only my opinion.

I have a feeling that it (the screenplay as well as direction of the film) strives to reach an epic level such as the kind we witnessed before us :  "Gone with the wind", "Lawrence of Arabia" or even "Forrest Gump" to name only a few.  It sends out too many threads but at times leading nowhere or not connecting with one another.  I also did not see many memorable moments or sequences which stand out in this movie.

Again this is just my two cents.  Maybe I was too focused on the merit of technical aspects (General direction, screenplay, editing, and overall structure and tone or mood of the film) and failed to see the smaller yet numerous sequences which gave many people satisfaction.

* SVMLC stands for Silicon Valley Movie and Literature Club.

Grace
....................................................................................................

Dear members

The film won  the following awards in the 81st Academy:
- Best Art Direction
- Best Makeup
- Best Visual Effects

These webpages explain why:

Saturday, August 12, 2017

介紹一個奇特的電影人



介紹一個奇特的電影人(寫於2017)

在台灣逛書店時看到一本書名「說電影」,作者是一位奇特之人,名字叫王正方Peter Wang.

我們這一代,或者更早一些時日,讀過"方方日記"的人或許不多。然而你可能聽過這部片子「北京故事」,導演兼主演即為王正方。

李安在序中介紹他:「他在生活、語言及心態上都是非常到位的中國人、台灣人、香港(電影人)與美國人。他的電影與為人言談很能代表70、80 年代生活在美國的華人知識分子。」

正巧他拍的兩部影片我都有,但是VCD,2000年之際在香港居留時普遍的光碟形式,品質較DVD 差。 "北京故事"(A great wall)在1986年推出時大概是自乒乓外交後第一部華人拍的回鄉電影?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也曾到香港發展,在方育平的"半邊人"(Ah Ying)  1983 年影片中飾演男主角。

在這本書中他暢談中外電影軼事,包括他在電視上舌戰群雄(其中有紐約前市長Koch 在座)只為了幫華人及亞洲人爭取權益。

Grace


亞洲十大愛情電影
March '14

This is a belated response to the list of  Asian films on "Love" as provided by an HK film critic a couple of weeks ago (see appendice below).

I have seen 7 out of the ten from the list and agree to some extent they are good movies on the subject of love.  Without seeing many of  the movies in this categories, may I venture to suggest just a few more:

Christmas in August 八月照相館 by 許秦豪 (S. Korea); The Road Home 我的父親母親 by  張藝謀 (China) ; Three Seasons by Tony Bui (Vietnam).

Grace

............................................................................................................

亞洲十大愛情電影

〈香港看世界〉鄭漢良

February 22, 2014 06:00 AM | 1241 次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今年剛過去的西方情人節與中國的元宵節剛好同一天,香港南華早報資深影評人Matt Scott應景推出他認為是亞洲出品的十齣最好愛情故事電影。讀者不妨參考一下。

排名次序如下:陳可辛的「甜蜜蜜」、日本今村昌平的「鰻魚」、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關錦鵬的「胭脂扣」、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南韓郭在容的「我的野蠻女友」、李翰祥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日本岩井俊二的「情書」、費穆的「小城之春」以及柯景騰(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筆者早已不看華語片多年,偶爾只會在電視上捕捉到有些電影的頭頭尾尾,上述名單上的電影,看過的大概只有「胭脂扣」和「梁山伯與祝英台」,因此沒有說三道四的資格。

Friday, August 4, 2017

Five Documentary Titles on Artists with Brief Introduction



3/1/2013  The following are five documentaries my film club used for our 《 One of a Kind Artist Series 》which includes 5 titles featuring artists from different fields and trades back in 2013.  A brief introduction was included in the announcement to be sent shortly ahead of each event when the film was to be screened and a discussion session followed..........................

今年我想再推出一個新系列講藝術家的記錄片集錦。 一個17歲香港出生的音樂天才、一位85歲耄耋老人在日本東京地鐵站近旁僅有不到十個座位的小店做壽司,還有一名去世後才被發現生前做了一輩子清潔工的畫家,這些人中有一條共同線牽引,就是對自己喜愛的事業的執著。喜歡記錄片的朋友及藝術音樂愛好者都不要錯過這幾部平時不容易看到的影片。.............
........................................................................................................................................................

First Installment : 音樂人生 "KJ"   Directed by 張經緯  2009,  92min.  to be screened on Sunday, Jan.13, 2013 from 2 pm to 5 pm.

KJ is a biography of a Hong Kong musical genius.  Touching on subjects such as the meaning of life, god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the director's 6-year- conversations with KJ reveal how a young man inspired by his music teacher and his many conflicts with his peers and parents.  KJ is not about the victory of a genius, but how he learns to be a " human being".

Second Installment : 壽司之神  "Jiro Dreams of Sushi"  Directed by David Gelb,  2011, 83min.  to be screened in February, date to be determined.

Eighty-six year old 小野二郎 worked in his field of making sushi for the past 70 years of his life and still not retired.  Hidden in a swarm of concrete jungle of Tokyo city, his sushi establishment has somehow go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We will find out more not only about this old man in quest of perfection in his art of making sushi but also the people surrounding him, be them fish vendor or rice merchant, all seems to bear the same attitude of perfecting their trades and crafts.

Third Installment  :  "In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  directed by Jessica Yu,   2004,   82 min.  to be screened in March, date to be determined.  (This title has been shown previously in a Taida film club screening)

Henry Darger was a reclusive elderly janitor.  He lived quietly and alone in a Chicago apartment.  When he died in 1973, his landlady discovered a stockpile of paintings and a 15,000-page illustrated novel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 which when revealed began to shed some light into this strange man's life and the obscure corner of his soul.  Jessica Yu is the director whose earlier documentary "Breathing Lessons" won her an Oscar award.

Fourth Installment : "Hasashi Tenmyouya"  --  "天明屋尚"  by Ishizaki,    2006,80 min.

Hisashi Tenmyouya (天明屋尚) is a Japanese artist born in Tokyo, Japan in 1966. He calls his art style Neo Nihonga and is known for merging techniques and themes from traditional Japanese art with themes of modern Japanese life in his work. In Japan, the artist has somewhat of an "outlaw" reputation for his mixing of fine art and street art. During his early career he worked as an art director at a record company and did illustration work for underground Japanese magazines including Burst.

作品激進,略帶龐克風,獨樹一幟的年輕畫家天明屋尚,在日本傳統畫加入當代元素,給現代的日本藝術注入一股新氣象。

Fifth Installment: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The last of the documentary series "One of a Kind Artists" which we started earlier this season will come to a close with this insightful and inspiring film.

An 80 plus New York Times photographer Bill Cunningham for the last few decades has become a semi-permanent fixture of the Manhattan street scenes riding on his #29 bicycle (28 have been stolen) chronicling fashion trends he spots from the sidewalk crowds.  A dedicated artist whose only wealth is endless filing cabinets containing rolls of film negatives on his previous photographical work some of which he published in his New York Times Style section column "On the Street."

Grace Liu

Tuesday, August 1, 2017

是枝裕和和《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中的攝影
Cinematography of Koreeda's "Our Little Sister"
(2015)



"Our Little Sister"  [海街日記], original Japanese title "海街 diary",  2015, Japan.  2 hrs. 8 min.

Written, edited & directed by Kore-eda Hirokazu, this film is an adaptation of a graphic novel to film successfully rendered.  It seems making of the film is well in his comfort zone, Kore-eda's last feature "Like Father, Like Son" also dwelled with relations between reunited family members. This time the more distinct aspect is that the leading roles are all female mainly in the four sisters of a small Japanese town.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three sisters who live in their grandmother's home and the arrival of their teenage half sister.  Similar to the great master Ozu, Kore-eda's attention to details of everyday routines and the calm observation of his camera lens give the film a serene quality which evokes good old time of a bygone era.

The cinematography is absolutely stunning which is yet another treat of this film.

導演:是枝裕和
攝影:瀧本幹也

本事:日本鎌倉的香田三姊妹住在祖母遺留下來的老屋中相依為命。某日忽然收到了15 年前拋下他們,從此杳無音訊的父親死訊。姊妹們決定前赴告別式父親靈堂前上香盡最後的義務,卻意外與同父異母十四歲的妹妹相遇,發現她的親生母親早已過世,繼母未曾善待她。三姊妹決定接這位小妹妹回去同住,展開了同在一個屋簷下的日子。(台版影碟上簡介)
................................................................................................................

是枝裕和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2014年出版的《宛如 走路的 速度》(中譯本)為是枝導演的第一本隨筆,記錄他的日常、創作與世界。這本書有如導演陪著我們走一趟人生歲月,他的文字和他拍攝的影片一樣,充滿生活細節的觀察,一步一停駐,一邊徐步看風景,一邊思索人生。

《海街日記》這部影片中有許多走路的鏡頭,出門、回家路上,海灘沙地上留下腳印的徘徊,影機鏡頭都移動得極其徐緩。前半部的拍攝手法較為保守,很多類似小津安二郎的鏡頭,用長鏡 long shots,一景一鏡攝影機不轉動 ,讓鏡框內的人或物自己説故事。電影鏡頭著重在細節自然的呈現,像是姊妹們延續老祖母舊習,在自家院落的老梅樹上摘取青梅,置於玻璃瓶中釀製家傳美酒;四個姊妹緬懷往日交換自己所知父親的往事;諸如此類生活中偶得記憶片段溫馨但不煽情,歲月似乎停留在那些靈光閃現的剎那之間。

後半部有較多新奇精彩的攝影取景,影機也不時變換拍攝的角度。例如看煙火的那一段,幾個年輕人坐船中靜待煙火施放,小妹妹也換上了華美的傳統和服上船。下個鏡頭映出一葉扁舟漂浮於漆黑的暗夜中,影機選擇不拍上空不停爆響的煙花,反而用水中倒影映現光影的變化。最後再轉入一個特寫鏡頭,對準在光影中這群年輕人仰望上空的面龐和身影,一閃一現,記錄這段快樂的時光。

下一個鏡頭轉到二姊服務單位的屋頂平台上,她和同事齊聚此處欣賞煙花。這煙花距離較遠,而且被兩幢大樓遮住,他們看到的只是兩樓中間露出的一小片暗夜天空,工作之暇偸得如此良辰美景的職員們仍是相當開心。接下來,四姊妹返回家中,在自家院子裡,手執煙花棒像孩童似自得其樂的玩耍。雖無真正煙火的絢麗,四姊妹融洽和樂的身影朦朧似夢幻,動作被放緩,閃爍的火光照在她們發光的面龐上,似乎要將這段幸福時光凝駐在彼此心中,永遠不忘懷。這一段拍得如詩如畫,十分動人。

此外,櫻花隧道那段也拍的很美,有情調。

去年在影社這部影片的討論會中,參加此活動的朋友們各自分享觀影所得。好幾位敘述他(她)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呼應影片中刻畫的許多細節,如長女照顧姊妹守護老家等情節,感人至深卻不過火,足見是枝導演功夫之深,火候恰到好處渾不見斧鑿迹痕。

是枝導演的影片總是從生活細節中切入,或是家庭成員們聚在一塊兒吃飯作菜,或是茶餘飯後的閒話家常,《海街日記》和他的另一影片《橫山家之味》(2008),從日常作息和飲食滋味中衍譯出平凡卻永恆不變的親情,同樣是描寫親情及其間矛盾的影片。

Grace

Thursday, June 29, 2017

Days of Heaven

Days of Heaven
天堂之日
12/8/2023 Originally penned 6/30/2017

*   《天堂之日》(英語:Days of Heaven)是一部1978年的美國電影,由泰倫斯·馬利克執導兼編劇,這是他導演的第二部長片。 電影一上映就收穫大量好評,雖然商業上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但卻贏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此外還獲得了獲得了三項奧斯卡提名 - 維基百科



導演 Terence Malick 的影片畫面之美及壯觀在好萊塢大片中都是少見的。他的影片泰半在室外拍攝,特色在於他愛採用自然光,並擅處理光影變化營造特殊的效果。這部史詩型影片畫面影像如詩如畫,大自然形形色色的美景,變幻萬千的天候中低壓的密雲、翻盪的麥浪以及藏匿在草地麥田中大大小小的動物們都成了影機鏡頭補捉的焦點。甚至在大火毀去所有農場莊稼那個段落,襯著遠景中赤紅色的火光,暗夜中救火無功的人們垂喪的剪影亦予人一種悲壯的美感。攝影師 Nester Almendros 以此一舉拿下了1979年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敍述方式經由多年之後的妹妹之口,以畫外音 voice over 獨白,像吟唱詩人般平靜的述說一件塵封的往事,道出她記憶深處眼中親見的情景和經過。時間應該是在上世紀初,三位主角:哥哥、女友、及十來歲的妹妹從芝加哥來到了德州一處,在晴空之下延展著一望無際麥田的農莊,在農場做僱工的哥哥、女友和妹妹總算有了一棲之地。

故事轉折起於哥哥無意中獲知年輕的農莊主人得了不治之症,又對他的女友有意(他和女友偽裝成兄妹),為了一己私心及貪慾,極力促成兩人成婚,成為家庭一員後的兄妹,從此身份不同過著舒適愜意的日子。

然而失去了女友的哥哥還繼續和女友私下會面,引起莊主的疑心,事情開始急轉直下,哥哥被迫離開。一年之後他回來又逢蝗災,在農工們急切滅蝗減災之下,一場大火燒毀了整個農莊。
這是個激情犯罪 crime of passion 的故事,但是我的重點不在講故事,而是試圖分析導演說故事的技巧,表達他對故事背後哲理,以及他的審美呈現方式。

在這部近於史詩格局的影片中,前面提到他不斷的捕捉自然界中的生命,飛鳥鷄兔、地面上爬行的小蟲豸等,以及壓天而至的蝗群,都像是他講述故事的背景配套,許多看似不經意的筆觸,對於全片的定調 tone 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些影像似乎同時暗示了在自然界的大環境下,人的生命和這些動物蟲豸並沒什麼兩樣。

讓我從蝗災來臨之際天雲密雨的前兆中,仔細觀測導演如何以高度精密的觀察 attention to details 來舖陳這一段戲碼。下面的次序從一段連續的鏡次轉移,帶出一場大自然的災難:

 1.   廚房裡有蟲子爬到新鮮的蔬果上
 2.   院子中火鷄快樂的啄食著蟲子
3.    房間內女主人拍打飛進的蟲子
4.    院子裡鴨子也在忙著啄食
5.    整個農場動員起來,以最原始的方式撲殺蝗蟲
6.    蝗群撲天蓋地而來,整個畫面轉成黑夜,痛恨蝗蟲的農工

       們撿拾成堆的蟲子,燒了營火烤死牠們
7.    接下來就鬧成一場不可收拾的火災。

上面是畫面分鏡程序。音響方面,則用不諧和而刺耳的音調強調外景之慌亂及人們內心之恐懼(背景音樂配合劇情起到營釀氛圍的作用,著名音樂家 Ennio Morricone 作曲)。

熊熊大火的一幕全景用 Brown color 色系拍錄,火光如點點繁星,人們像蟲豸一般和大火爭抗,慌亂的竄逃,終究是徒勞無功,一副如天堂般美麗的景色毀於一旦!

這部影片以畫面影像之美著稱於影史,藝術處理和音樂都是一流之選。故事是老套的通俗劇碼 melodrama, 全靠它的藝術高度,將之提升至令人難以忘懷的一部名片。

Grace

Friday, June 23, 2017

List of Films Screened in my Film Club (2007 thru 2016)



Films screened from March 2007 - November 2016


Year 2007 (10 titles)
>
> Three Iron 空屋情人 - S. Korea Kim Kiduk 金基德
> The Bow 情弓 - S. Korea Kim Kiduk 金基德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Spring again 春去春又來 - S. Korea Kim Kiduk 金基德
> Cave of the Yellow Dog 小黃狗的窩 - Mongolia Byambasuren Davaa
> Tuya's Marriage 圖雅的婚事 - China Wang Quan-an 王全安
> Siao Yu 少女小漁 - Taiwan Chang Ai-chia 張艾嘉
> Love Letter 情書 - Japan Shunji Iwai 岩井俊二
> Spirited Away 千與千尋 - Japan Miyazaki Hayao 宮崎駿 (Animation)
> Children of Heaven - Iran Majid Magidi
> Cinema Paradiso Director's cut(導演版) Italy Giuseppe Tornatore
>
> ----------------------------------------------------------------------
>
> Year 2008  (14 titles)
>
> Water - India Deepa Mehta
> Three Season 忘情季節 - Vietnam Tony Bui
> Vitus - Switzerland Fredi Muree
> Kolya - Czechoslovakia Jan Sverak
> The Diving Bell & the Butterfly - France Julian Schnabel
> Assembly 集結號 - China Feng Xiao Gang 馮小剛
> The Italian - Russia Andrei Kravchuk
> Le Papillon 蝴蝶 - France Philippe Muyl
> Ice Storm 冰風暴 - USA  Ang Lee 李安
> Le Ballon Rouge 紅氣球 - France Albert LaMorisse
> Grave of the Fireflies 螢光蟲之墓 - Japan Takahata Isao 高畑勲 (Animation)
> My Neighbor Totoro 龍貓 - Japan Miyazaki Hayao 宮崎駿 (Animation)
> My Architect - USA Nathaniel Kahn (Documentary)
> Andy Goldsworthy: River & Tide - USA Thomas Riedelsheimer (Documentary)
>
> ---------------------------------------------------------------------
> Year 2009 (9 titles)
>
>
> The Visitor - USA Tom McCarthy
> Before Sunset - USA/France David Linklater
> My Father's Glory - France Yves Robert
> My Mother's Castle - France Yves Robert
> Orz Boyz 冏男孩 - Taiwan Yang Ya-jie 楊雅喆
> The Shoe Fairy 人魚朵朵 - Taiwan Robin Lee 李芸禪
> Since Otar Left 讓愛飛翔 - Georgia/France Julie Bertucelli
> Born into Brothels - UK? Ross Kauffman & Zana Briski (Documentary)
> The Leopard - Italy Luchino Visconti
>
> ----------------------------------------------------------------------
> Year 2010 (12 titles)
>
>
> Kamome Diner 海鷗食堂 - Japan Naoko Ogigami 荻上直子
> I Not Stupid 2 小孩不笨 (二) - Singapore Jack Neo 梁智強
> Sopyonje 西便制 (or 天涯歌女) S. Korea 林權澤
> King of Masks 變臉 - China Wu Tianming 吳天明
> Dust of TIme 東邪西毒 (Ultimate Edition) (終極版) HK Wong Kai-wai 王家衛
> Siao Yu 少女小漁 - Taiwan Silvia Chang 張艾嘉
> Since Otar Left - Georgia/France Julie Bertucelli
> Mother 母親 - Japan Yamada Yoji 山田洋次
> Kamome Diner 海鷗食堂 - Japan Naoko Ogigami 荻上直子
> Aurevoir Taipei 一頁台北 - Taiwan/Arvin Chen 陳駿霖
> Wedding of Jen & Alon 家珍和阿龍的婚禮 - USA Raymond Wang 王睿文(home video)
>
> ----------------------------------------------------------------------
> Year 2011 (10 titles)
>
>
> Old Partners 牛鈴之聲(2008)-  S. Korea (Documentary)
> I'm Not Scared 有你我不怕 (2003) - Italy Gabriela Salvatores
> Stand by Me - USA Rob Reiner
> Heritage 美味人生 - Argentina Paula Hernandez
> Man from the Train - France Patrice LeConte
> Amarcord - Italy Frederico Fellini
> Bicycle Thieves 單車失竊記 - Italy Vittorio de Sica
> Stray Dog 野良犬 - Japan Kurosawa Akira 黑澤明
> Still Walking 横山家的滋味 - Japan Kore-eda Yoshikazu 是枝裕和
> Summer Hours 夏日時光 - France Olivier Assayas
>
>
> ----------------------------------------------------------------------
> Year 2012 (8 titles)
>
>
> Let the Wind Carry Me 乘着光影旅行 -Taiwan Chiang Hsiu-Chiung 姜秀瓊 & Kwan Pun Leung 關本良 (Documentary)
> The Way We Are 天水圍的日與夜 - HK Anhui Hsu 許鞍華
>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一個陌生女子的来信 - China Xu Jing Lei 徐静蕾
> Aurevoir Taipei 一頁台北 - Taiwan Arvin Chen 陳駿霖
> Juliet 茱麗葉 - Taiwan Yu-shuin Chen 陳玉勲 et al (3 short films 三部短片)

> Home in Two Cities 兩地(林海音) - Taiwan  Yang Li-chou 楊力洲 (Documentary)*
> The Man behind the Book 尋找 背海的人(王文興)- Taiwan Lin Jing-jie 林靖傑 (Documentary)*
> The Untrammeled Traveler 逍遙遊(余光中)-  Taiwan: Chen Hwai-eng 陳懷恩 (Documentary)*
>
> ----------------------------------------------------------------------
> Year 2013 (10 titles)
>
>
> KJ 音樂人生 - HK King-Wai Cheung 張經緯 (Documentary)**
> Jiro Dreams Sushi 壽司之神 - Japan David Gelb (Documentary)**
> In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 (2004) - USA Jessica Yu (Documentary)**
> Near Equal Tenmyouya Hisashi 天明屋尚 - Japan 石崎豪 (Documentary)**
>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 USA Richard Press (Documentary)**
> Young @ Heart - UK (Documentary)
> Floating Weeds 浮草 *** - Japan Yasujiro Ozu 小津安二郎
> Ballad of Narayama 楢山節考 *** - Japan Keisuke Kinoshita 木下惠介
> Woman of the Dunes 砂丘之女***- Japan Teshigahara勅使河原宏
> Makioka Sisters 細雪***- Japan Kun Ichikawa 市川崑
>
> Notes:
>
> * Inspired Island Series
> ** One of a kind Artists Series
> ***Japanese film classics Series


 Year 2014 (12 titles)

A Separation - Iran Asghar Farhadi
Ai Weiwei Never Sorry 艾未未、草泥馬 - Alison Klayman (Documentary)
Arbitrage - USA Nicholas Jarecki
The Kid with a Bike - Belgium Dardenne Brothers
Ballad of a Soldier -Soviet Union  Grigoriy Chukhray
The Intouchables - France Oliver Nakache & Eric Toledano
The Coming of Tulku 化城再來人 - Taiwan 陳傳興* (also an Inspired Island Documentary)
造機人;鴉之王道  &  街舞狂潮《街頭藝術家系列》Taiwan (3 Documentaries)
Pinoy Sunday 台北星期天 - Taiwan 何蔚庭
When a Wolf Falls in Love with a Sheep 南方小羊牧場 - Taiwan 侯季然


Year 2015 (8 titles)


35 Shots of Rum - France Claire Denis
Pan's Labyrinth - Spain Guillermo del Toro
Dog Day's Afternoon - USA Sidney Lumet
Stories We Tell - Canada Sarah Polley (Canada, Documentary)
Breathless - France Jean Luc Godard
Still Alice - USA Richard Glatzer & Wash Westmoreland
From Mao to Mozart : Issac Stern in China - USA       (Documentary)
Shanghai Calling - USA  Daniel Hsia


Year 2016 (10 titles)


Keep On Keepin' On 心靈樂手- USA  Alan Hicks (Documentary)
Cache - France Michael Haneke
Talk to Her - Spain Pedro Almadovar
Il Postino (The Postman) - Italy Michael Radford
書店裡的影像詩 (Poetry from the Bookstores) - Taiwan 侯季然
海街日記 ( Our Little Sister ) - Japan Kore-Eda Yoshikazu 是枝裕和
Fanny and Alexander - Sweden Ingmar Bergman
The Leopard - Italy  Luchino Visconti
Modern Times - USA  Charles Chaplin
Top Hat - USA  Mark Sandrich


 雲端書信往返


大陸影片觀感 -- (回應友人談魏時煜《東西方電影》中介紹的幾位中國導演及作品)
( 4/20/2017 )
Filmchat (shared)

這是藉由 Leon 前信中提到的幾部兩岸三地電影的一些影片做些簡介,不過僅是個人的看法。大陸第六代導演,所舉出姜文的三部,拍的都很好,尤其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第三部作品「讓子彈飛」雖也拍的不錯,感覺上已傾向商業電影的方向。也許聽說過姜文拍了「鬼子來了」之後被當局禁映,同時禁聲。這或許是他對應之道吧?

這情形和田壯壯類似,他是第五代導演中之佼佼者,作品包括「盜馬賊」(1985),「藍風箏」(1993)等名片受到國際影評人 ( 包括 Siskel & Ebert )的賞識,但在大陸卻被禁拍長達八年之久。這是大陸影片的緊箍咒。後來轉而拍紀錄影片及其他作品,包括重拍費穆的「小城之春」(2002),光環也逐漸褪色。

婁燁的電影又闖進另一個禁區,「頤和園」(2006)除了情色還加上政治禁區。我倒喜歡他的早期作品「蘇州河」(2000)有不同於同儕的眼光及視角。近期有「浮城迷事」(2012)影片還未觀看。

張元作品看過他早期的「過年回家」(1999)(註)寫實客觀也對故事背景的社會給予透視觀察。也看過「東宫西宫」(1996)是中國描繪同性戀題材較早的作品。

這幾位都是 Leon 所講有膽識的導演,各人成就不一。王小帥的影片我看過「十七歲的單車」(2000)和「青紅」(2005),應該是較早期時的作品,「十七歲的單車」尤其好,或許受到些新寫實主義的手法影響。

「註」:張元的「過年回家」拍成於 1999 年,然而一直到 2006 年方得在央視的電影頻道放映,原因是他的影片屬「地下電影」形式存在,「過年回家」亦沒通過審查。直到 2006 年方解禁。


台灣影片 - (回應 Leon 台灣獨立電影拍攝資金來源)
(4/22/2017)

Filmchat (shared)

台灣獨立電影有一個很重要的資金來源,即文化部的電影輔導金,很早以來(八零年代?) 就開始舉辦。知名電影人幾乎或多或少都曾以之做為創業基礎。侯孝賢、侯季然(南方小羊牧場)都拿過這個獎金,連李安早期也靠他的劇本拿了獎金才開拍他的父親三部曲。這些錢比之西方的拍片資金是不多,然而肯定是重要的一環。

此外參加影展更是創知名度、找更多資金及發行機會之管道。因此拍片人不僅僅需要才華和專業技術,人脈和 EQ 都成了脫穎而出的條件。

我從不同網站上看到侯季然這顆影壇新星的創業歷程。這位才四十出頭的台灣新導演,從不同管道取得拍片資金,包括和侯孝賢的公司合作,也參加過無數大小影展,比如早期以紀錄短片「我的七四七」拿到台北電影節的百萬大獎。積少成多,同時建立自己的信譽和品牌,這應該是成功的例子之一吧?

在網上找到一些輔導金和影展資訊列於下:

....「獨立電影既然在前製與拍攝期間沒有片廠的資源,如果在電影完成後也沒有取得片廠的青睞,購買發行版權,如何將成品發行、上映,呈現在觀眾面前,便是所有獨立電影製片人最重要的工作 ── 這也就是「影展」的重要之處。一般觀眾對於影展的印象,不外乎是「可以看到電影院看不到的電影」,主要便是這個原因。」(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輔導金主旨為:

「台灣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以下簡稱本局)主旨為培育基礎電影長片製作人才,產製具商業市場性、多元創新內容或文化藝術價值之國產電影片,特訂定本要點......」(Wikipedia)

下面的連結列下2016 年度獲奬單元、名單及總金額:

http://www.bamid.gov.tw/files/15-1000-2789,c146-1.php


關於小津

(4/26/2027)
Filmchat (shared)

昨晚回到 San Jose 家中,睽別近兩月,卻怎麼也感不到距離的差異。北加甚至比台北還綠,春䐘風和,唯一不同的是藍天白雲竟日可見,近在身邊大自然的珍貴贈與,日日承受習以為常,以為理應如是,一旦見不到方覺其難得又可貴。

再回來說一下小津 ( 1903 - 1963 ),身後半個世紀以來,他的作品持續享有世界各地影迷的鍾愛,這說明了他影片的普及性,講的是小民們日常生活種種面象及存在表象之下更深層的東西。他不僅僅講日本故事,「晚春」被改編成法國的「35 Shots of Rum」,「東京故事」被轉化成德國的「Cherry Blossoms 」,照樣能打動不同觀眾的心。

再談一下小津的當代同業木下惠介「24 隻眼睛」、「楢山節考」(舊版),黑澤明「羅生門」、「影武者」及較晚一些的山田洋次「母親」、「黃昏清兵衞」。木下的電影在日本本土數十年來一直比黑澤影片受民眾歡迎,而黑澤的名氣在國外比在日本大。山田則更是貼近庶民生活,更加通俗(通俗也可以有格調)。在許多影評人眼中,黑澤大氣、小津精緻、木下溫婉,他們各有各的髙妙處,當然亦有欠缺的地方,風格各異,影迷群也自不同。處在不同年代的創作者,其藝術作品肯定烙有時代印記、政治及道德觀念受制於當代的風潮,用今日的眼光去看待或許有失公允。然則青菜蘿蔔,毎人口味不同,幸好我們的選擇夠多,不愁找不到自己喜愛的電影及導演。

Grace

Filmchat (shared)

台灣電影 - 陳玉勳「熱帶魚」 (1995)
(5/4/2017)

喜劇影片不容易拍好,成功的喜劇片在國產電影中更難得一見。這些日子窩在家中一連看了好幾部從台灣帶回的影片,先介紹給大家一部輕鬆的喜劇片。

陳玉勲是台灣少數拍喜劇影片較為得心應手的導演,之前的影社曽看過 2010 年的「茱麗葉」,他負責的是第三篇短片「不一樣的茱麗葉」。1995年推出的「熱帶魚」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故事以台灣學子的升學夢魘和一件全民關注的綁票案件相結合,在搞笑逗趣的表層下,呈現底層社會一些光怪陸離現象,寓其社會批判於喜劇的基調中。

這是本土電影一次亮眼的出場,雖然台灣電影要到 2008年的「海角七號」才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仍是得靠如陳玉勲等有心的工作者持續努力,才有近十年來的豐收成果。

「熱帶魚」的拍攝囿於當年的技術及外在條件,從今天的角度看不免有些粗糙。然而其新穎的視角和想像力,對權威敢於挑戰的勇氣在當年仍是相當難得的。「南方小羊牧場」中有些臺詞似乎有借鏡於此的可能。

Grace

...............

Leon對台灣電影近三十年來的陳述精簡、也介紹了許多影壇新進的作品,這些電影題材多元,成績也有目共睹。有興趣的朋友 Leon, 能不能建議先選幾部片子看,在網上抒發各自意見,或找個非正式聚會討論,如在咖啡館內下午茶時間交流評比。有個主題的聚會品貭質肯定更好。

我最近看的一本新書 「看見台灣電影之光」中,寫序文的柯華葳問到:什麼東西最能代表台灣的符號?他列單舉出一些文化記號:吃食中端出鳳梨酥、歌曲提到「龍的傳人」及「補破網」,這些當然只是個記號不能是全民之共識。他接著說:.....當下感受到我們是一起長大的,有共同的記憶。這些東西讓大家得以凝聚,是非常美好、幸福的享受。.....在衆多選擇中,如何凝聚大同小異是不容易的事。......或許善於批評也是台灣的特色,是促成進步的的動力。在批評和讚美之中,慢慢形成大家對台灣故事的共識,讓記憶傳承下去.....」。

此書作者蔡明燁前言中說:「電影欣賞不只於美學的範疇,也牽涉到社會教化、文化環境和影片的産製。有些人特別注重藝術表現手法,希望在美學和感性的層面精益求精;另外也有人比較重視對社會的批判及對人性的思考。我覺得這兩種取徑並非絕對,而是互補的;因為如果缺乏對社會與人群的關懷,為藝術而藝術經常是很空洞的;但是要傳達各種對現實人生與社會轉變的觀察和評論時,若無創新的藝術手法來加以呈現,泰半只流於俗套或說教而已...」。

個人對發掘電影中的台灣或中國特色並沒有執著的見解,可以是各自表述,也可以是個寫論文的題目。可是在討論之前,先得看一些電影吧,否則怎麼討論?看十部可能一般人沒這個時間,但三部至五部應該是必要的吧?以前看過的 (若還記得)當然也算在內

Sunday, June 18, 2017



《 跟時光賽跑的書店》

5/29/15

I'd like to introduce a documentary film produced in Taiwan a couple of years ago.  It is a series of short documented excerpts about 40 independent book stores found in Taiwan.  I've also included a review I wrote which is appended at the end of this message for your reference sh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watching it either in its entirety or sampling only a few.                                                             Grace Liu

侯季然導演:「《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四十則,每則三到五分鐘,全部完整放上youtube網站,隨點隨看。若想收藏,可以到各種實體書店及線上通路購買包裝精美的DVD,謝謝大家。」


 .........................................................................................

>
> 「書店裏的影像詩」"Poetries from the Bookstores"  導演:侯季然(台灣)2014.
>>
>> 近日看了一碟相當不錯的影集,侯季然去年在台灣推出的紀錄片「書店裏的影像詩」,記錄台灣四十家獨立書店的故事。每個書店只佔兩三分鐘,一般僅能片鱗隻爪的去捕捉描繪,然而在侯導感性的敘述、變化多樣的影像及詩化的電影語言之下,一個個書店各具面貌,一節節記述呈現不同風格,通篇給人的感受是語重心長深刻的敍事加上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
>>
>> "跟時光賽跑"是片集的一貫母題,講的多半是在時間巨浪淘盡塵沙僅存的小店,獨立於連鎖書店及知名老店之外。在網路書店及電子書傾天而來的年代,傳統書店面臨的將是生死存亡的困局。在這兒卻有許多二手書店、愛書人開的書店、仁者提供給兒童或弱勢族群的店面,不為賺錢只憑理想隻手擎出一個微局面。縦觀全片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小人物蓽路藍縷孜孜矻矻,企圖給社會保留一脈清新人文氣息所做的努力。
>>
>> 數年之前我曾戲刻一閒章「三香斎」胡亂蓋在我的書法習作上。三香意指茶香、墨香及書香。其中墨香早已蕩然無存,茶香偶在屋中一角飄駐,獨有書香依舊盤踞心頭多年來不離不棄依傍身邊。住在香港那些年以及近年來不時跑台灣的日子泰半消磨在書店中,也意外尋訪到幾家較不為人所知的藏在街弄裏的書店。
>>
>> 這個影集中的書店縦横台灣北中南許多城鎮,還有一家開在森林裏的書店,真正是個萬花筒的世界。其中描述的人物更是活生生的真人,各具面貌各有各的堅持,有一家店主竟然還是個文盲。聽多了台灣電視節目的新聞報導,一般的看法是這個社會上世風日下好人善事難得一見,看完這部影片你多半會改觀。在這個小島中竟然有如許多人不計酬勞日復一日的做著這種文化傳承的工作。,
>>
>> 幾乎每個書店都有其獨特之處,舉些個例子來看:
>>
>> 「古殿樂藏」書店中貼了張告示 "黑膠唱片(註:33轉唱片)播放中" 。用古典音樂去吸引民眾及愛樂人士,收藏集中在與音樂有關書籍,包括店長本人的筆記。
>>
>> 「永樂座」書店在店裏定期舉辦類似文藝沙龍㓉動。
>
>  一個小鎮上有家主婦開了書店,只賣自己喜歡讀的人文史地及文學方面的書籍,樂意和客人交談分享心得。
>
> 另一家書店有二手書交換計劃,遠來的背包客可以無償攜書世界各地旅行,晚上還能借宿店中。
>
  火車站旁的書店,客人等車的空檔,來此看書的看書,找書的找書,喝咖啡的喝咖啡,即便外邊大雨滂沱,裏邊的人卻不受影響。這裏是鬧巿中的一小塊靜土。

> 「洪雅」的店長可能是社會運動積極參與者。這節短片很有趣,影機一開就隨店貓足迹穿巡於演講觀眾足底,而後鏡頭一轉對準天花板及書架上方的標語圖片,看似空鏡卻是用另一個辦法來描繪書店的性質。敘述則由畫外音傳達演講對話內容,最後鏡頭又跟著貓咪的腳步收尾。
>
> 此外尚有不少另類書店,如農田中的小書房名"小間書菜"  可以物易菜。
>
> 愛逛書店的老闆自己藏書看不夠還經常去逛人家的店,看到中意即刻買下轉手再賣。他說生意並不好但不計較,顯然樂趣自在其中。
>
這個影集好比一張台灣民間的人文地圖,同時穿越時空帶我們走進歷史的空間和文化之長河。

> 導演侯季然拍過兩部劇情長片,我們看過他2012年發行的「南方小羊牧場」,對他經營影像的本事印象頗深。去年在台北曾參加過一次他的座談會,他談到只能拍自己熟悉的事物,以及拍紀錄片需投入不少精神及情感,因而他的作品一般比較感性。也讀過他寫的散文,其中常有意猶未盡之處,在電影中善用留白也是他的影片較耐看的一個元素。在這個片集中他精湛的運鏡和巧妙融合多元媒介以及敍述方式都讓觀眾耳目一新。譬如有一片段全部用黑白片拍攝,也有一段利用速寫在短短的一兩分鐘勾勒出全部店中書架、桌椅、擺飾及其他景緻,這又是另一種敍述方法。他對光影的捕捉及掌控確是不凡,搖鏡徐緩不做太多跳接,儘量給他的人物自我詮釋的空間而不急著講故事,他的影機就在旁靜靜的拍攝。
>
> 總的來看每個片段都有不同的角度及風格。為了拍到足夠的長度,他足迹遍及全島,包括較偏遠地區如花蓮台東。剪接後所剩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所下的功夫不能說不大。在台灣電影導演中肯定是個可期許的一位新秀,讓我們拭目以待日後更多佳作吧!
>
> Grace Liu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2009
(Argentina)
Written: November 2016

About the Film ( IMDB)

A retired legal counselor writes a novel hoping to find closure for one of his past unresolved homicide cases and for his unreciprocated love with his superior - both of which still haunt him decades later.

Director: Juan José Campanella
Writers: Eduardo Sacheri, Juan José Campanella | 1 more credit »


Recommended by Peter Lee and discussed at Henry's SVMLC on 12/21/13

這個故事在講什麼?影片開場就由一件聳人聽聞的犯罪事件引出許多 sub-plots.  除了男主角 Benjamin 一位盡職的警探和他上司 Irene 一段欲說還休的情感之外,利用糾結在此犯罪事件中的幾個次要人物,道出激情 passion 對一個人的一生能夠產生多麼鉅大,近乎斷裂性的影響。

它又如何說故事呢?劇情從三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個別故事開章,倒敘及現實交叉進行。在倒敍的部分,觀眾並没有被跳躍時空混淆的原因是,25 年間的差距在主要人物的面貌身上都有可信的變化,清楚顯示出歲月痕跡,這是化妝師的功勞。故事情節複雜,敍述有條有理,主要情節環環相扣前後呼應,處處埋藏伏筆線索。

伏線之一:"Life in prison is fair for the crime" 這句話好像不經意的娓娓道出,初次由 Morales (第二男主角) 口中說出時,我想觀眾多半不會留意。同樣一句話在情節推展中又躍出若干次,細心的觀眾說不定開始懷疑到什麼。然而故事持續撲朔迷離,以詭譎奇特的方式進展,直到最後一幕時才真相大白。這是經營極為成功的一部懸疑片 Suspense Film ,就好像是一張大拼圖,一小片一小片逐步拼湊成一個近乎完美的篇章,還有一個 Poetic Justice 的完美結局。

這個電影講的其實就是個愛情故事, 藉由兩組不同身分背景相異的人物,譜寫出愛情的力量及其不可捉摸的特質。

導演用很多省略法 ( Ellipsis ) 來交待轉移變遷的過程,鏡頭轉換流暢且合乎邏輯,排除了許多不必要的贅述 ,更讓這懸疑的張力在快速的步調 (Pace) 中推至極限。步調雖快但不雜沓,關鍵處都交待得相當清楚。過份殘暴的鏡頭用得很節制,不煽情。

下面要説一說這部電影的攝影及影機運作的幾個特殊例証。

其一:在足球場賽球的那一段鏡次 (Take) 中,焦點不在球賽而在觀眾席上。兩批觀球人馬的追逐逮人戲碼,用手提影機拍攝一氣呵成,帶有一種旋轉搖晃的動感,給予觀眾參與其中的感覺。

這段插曲的拍攝借鏡於黑澤明 "野良犬"(1949) 的可能性極大。 在黑澤的老片中,球場中賽的是日本國民最熱中的棒球賽,其中也有辦案警探追逐犯人的一幕,是黑澤導演早期作品中非常精彩的一段經典戲。

另一個例子是: 在電影中相機經常選擇在焦點人物之前設有障礙物的角度,觀眾僅能看到或被人頭,或被牆壁遮去的半張臉。這似乎説明我們眼見的不一定是全貌,而可能只是部分現實,因此眼見為真或耳聽為實在電影中都被用來作反諷。

記得 Leon 在討論時提出"眼神" 在影片中的重要性。這部電影題名為 "The Secret of their Eyes" 是有原因的。大多數的觀眾已然看出,男女主角間眼神中的瞹昧情愫,尤其是女主角的眼神,蘊藏著太多太多東西。這就是出神入化的演技,當然也可能因此誤導了觀眾瞭解劇情。

好電影的元素很多,這部影片集多方面之長:好演員、好劇本、快節奏的剪接及合理合乎邏輯的劇情轉折,尤其是女主角的演出另人激賞。

基於類型片的要求,懸疑片或偵探電影一定要立馬攫獲觀者注意力,一刻不能放鬆。這個節奏明快,情節曲折,高潮迭起的影片都做到了。更重要的是製造觀眾參與的機會,讓觀眾參加故事的鋪陳及解決的過程,站在一個親臨其境的第三者立場來看事件發展,加以猜測或點評。

讓我用一句影評人說過的話來做結束:

".....Make us totally vested in the lives of it's characters while exploring universal themes that can resonate with all of us."

「.......我們不由得被捲入其間關切他們的一切,同時也發現些普世皆能認同的主題。」(待修正)



Grace Liu

Thursday, June 15, 2017



《一段甜蜜憂傷的童年回憶》- 11/22/2011

李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說過:"一個好的藝術品,應該是超越時間跟地域的限制,它具有這樣的本質,除了做到特定性,一定也擁有一種持續性,全面性及概括性,才能觸碰很多人的內心。" 能感動人心的電影,肯定是好電影。而一部影片,除了本國觀眾以外,還能受到其他地方民眾的喜愛,一定兼具基本人性的普遍性。我現在介紹的正是這樣的影片,在一看再看數遍時,仍深深為之打動。

法國導演Yves Robert 在九零年代初先後拍攝了兩部前後銜接的電影。第一部題為 「父親的榮耀」(My Father’s Glory),  第二部「母親的豪廈」(My Mother’s Castle) 。兩部片子可以分開欣賞,也可以合在一起看。取材自法國作家及導演Marcel Pagnol的童年回憶,這兩部影片由業已成年的主人翁以旁白方式,從童年時代的Marcel視角,娓娓道來一段最迷人,最讓人動心的童年故事。

「父親的榮耀」側重描繪父親Joseph 以及父子兩人之間的孺慕親情。故事敘述主角Marcel 十一、二歲那年的夏天,他們一家五口偕同姨爹姨媽兩家人至鄉間渡假。這幢渡假小屋座落於法國南方的鄉下,四面環繞著巨石嶙峋的山丘,方圓數十里人跡罕見,是狩獵的絕佳去處。這一個暑假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就構成了這部影片的骨肉。

父親 Joseph 是教書匠,寫得一手漂亮的楷體字。他知識豐富,體能亦佳,是兒子心目中的大英雄。那知在一次狩獵之行中,高挺英俊的父親,竟然給更高大壯碩還兼具狩獵身手的姨爹比下去了。在野地中暗自尾隨獵人的男孩,在目擊父親親手射擊到兩隻罕見的野雉那當兒,那份興奮和驕傲就不必説了。電影鏡頭對著立在巨石上的男孩,背向高聳的群巒,父親的光芒在稚子眼中此時此刻正推向最顛峰, 這部前篇就以這個凝鏡爲句點就此戛然打住。

全部影片用大量的遠景鏡頭,拍攝出純樸鄉野的面貌。畫面中充滿了黃金般亮麗的陽光,以及在太陽底下嬉戲的孩童,給這部前篇帶來歡樂的基調。電影本身沒什麼情節,基本上由主角童年生活點滴及一些充滿喜感的插曲組串而成, 是部平實但不膚淺的作品。

主角人物Marcel 演出自然,次要人物如爸爸媽媽及姨爹都描繪得鮮明生動,性格也非常可愛。總之,這是個經過回憶美化,然而也是作者Marcel 心中最真實的童年。

下篇「母親的豪廈」全數由原班人馬出演,緊接着上篇的尾巴,兩部影片相距不過數月。Marcel 一家人愛上了這幢遠離塵囂的鄉間小屋,毎逢週末都不辭跋涉之苦依舊舉家前往。

這部下篇雖並未在母親身上過份渲染,但母親的聲貌和精神仍然充斥貫穿全片。 母親Augustine 是個十分可愛的女性,加上年輕貌美,真是個人見人愛的可人兒。在一回前往渡假屋的途中,他們遇見一位父親教過的學生。他現在任職運河管理員,持有穿越數幢毫廈後園鐵門的鑰匙。從此這家人經常利用這個特殊通道,省去繞遠路之苦,享受更長更悠閒的假日。

且説成長並且成名之後的Marcel 多年之後無意中舊地重逰,這時他已成為當年經過的一座豪廈的新主人。憶起母親每回穿越後園時的衷心忐忑,有一次還嚇得昏厥過去,  在回憶的歡樂中,不免夾雜些許惆悵。

電影的尾聲用一連串快鏡頭剪接,補述了往後數年間家中陸續發生的悲傷往事,沖淡了童年歲月的歡娛,卻也給觀眾帶來更深層次,對世事滄桑以及脆弱生命的思考及感受。

一段甜蜜憂傷的童年往事,一個單純家庭的故事,導演並沒有採用特效或賣弄剪接技巧,卻拍得趣味盎然,如詩如畫,是一部拍得不俗的影片。


My Father’s Glory    (1990/France)  director: Yves Robert      1 hr. 50 min.

My Mother’s Castle   (1990/France)  director:  Yves Robert     98 min.

Tuesday, June 6, 2017




二十四隻眼晴

日本 (1954)導演: 木下惠介

Original writing date: 2006年

電影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30年代二戰前夕的日本,地點為瀨戶內海小豆島上的一個漁村,主角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高峰秀子飾)。在當時保守的村莊,她初次出現時身著洋裝,踏著一部自行車飛馳而來,頗引來一些村人異樣的眼光。她教的是一年級生,班上有12位學生,大半來自島上窮苦人家。

這位七十多年前的小學教師,的確有些與眾不同。不僅僅外表和村人有很大的差距,她的教學方法亦有異於其他教師。最特殊的是她對學生像親人般的關懷,以及那種亦師亦友,知無不言的誠懇態度。在當年軍國主義氛圍籠罩之下,她敢言其餘眾人(包括校長在內)所不敢言的言論,對於當時即將開戰的情勢,她獨具清醒而不盲從的看法。

木下惠介導演的《二十四隻眼睛》在不同年代的 "十大日本最佳影片"總是榜上列名,備受歷來影評人青睞。我相信除了故事感人,影片所探討的主題 -- 博愛及反戰 -- 更具現代意義,至今仍未過時或是原因之一。環顧今日的美國,伊戰方興未艾,有多少人和影片中的多數人一樣受囿於類似的民族主義及愛國思想,更突顯女教師不隨波逐流獨立思考之難能可貴。

舒明所著《日本電影風貌》中提到木下惠介五〇年代初曾遊法半年之久,然而他的電影卻是地道的日本電影,看不出有多少外國電影的影響。他在歐美的知名度雖不及黑澤明,在日本本土受歡迎的程度,絕不下於黑澤。

這是一部相當具有日本特色的影片。年代雖遙遠,技巧方面,尤其是影機運作上,絲毫不遜色給後來的電影,總體上故事仍是傳統的平鋪直敘,然而木下更注意細節的鋪陳和感情的勾勒。和黑澤明的凌厲雄渾相較,木下的風格無寧較女性化,更纖巧陰柔。

這部影片在他處理之下平實而無花巧,能忠實呈現日本當年的時代背景,清晰紀錄了地方的風土人情。真實的感情信手拈來一點也不牽強。十二個孩子(二十四隻眼睛)從孩提時代一直演到成年,演來一個有一個的不同,各具面貌自然生動,是妙手天成的佳作。

片中有幾個定點長鏡頭的運用,如母親出殯那段,一排長長的送葬人群隊伍自左緩緩步入鏡頭之內,再由右邊徐徐邁出,為時數分鐘之久,攝影機始終纹風不動。這種影機運作營造的特殊氛圍配合劇情需求,也可說是" 以不變應萬變 "了。

取景佈局及畫面設計,這部影片亦有特殊審美趣味,在當年應該算是相當新穎的技法吧?在一個場景(scene) 中,十二個孩子在樹葉落盡的枯林中奔跑,影機用俯鏡自高處凌空往下拍攝。螢幕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黑白樸實具中國農民畫風的畫面,遠景中疏落的樹林和孩子們的身影零落交錯,形成相當有𩐳味的圖像。(註:金山農民畫常將立體的景物移位轉成平面的構圖,獨具特色。)然後下一個鏡頭卻又將影機移至地平線上,由下往上拍攝孩子奔向前的肢體身影。諸如此類鏡頭的靈活操作,今天看來依然清新可喜。

至於電影的配樂,幾乎全由那個年代風行的日本民謠民歌組成。如 "烏鴉為什麼哭" 及" 海濱之歌" (亦有譯為" 沙灘之歌 ") 是較耳熟能詳的曲目。還有那支畢業歌,中文歌詞記得是以 "青青校樹 " 起頭的同一首歌曲。今天重看這部影片尚能引發童年的記憶,想來是某些曲子的旋侓深植腦中之故吧?

Grace


註: 原載於「綠緣」雜誌 2007 年刊。

Wednesday, May 31, 2017

"Tsotsi", "City of God" & "Salaam Bombay"
A comparative sketch of three films

「三部犯罪影片之比較」


7/25/2013

Just finished watching the film "Tsotsi" (2005 production from South Africa by director Gavin Hood) and realized this is yet another great piece of cinematic work on this difficult subject of crimes and poverty.

It instantly reminded me of "City of God", a 2003 production from Brazil and an earlier film "Salaam Bombay", a 1988 title from India.  All of the three films depicts the hardened part of cities or places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here poverty and crimes go hand in hand.  In "Tsotsi" the location is the shanty town of Soweto just outside the city of Johannesburg.  Both the Indian film and the South African (SA) film took on a resemblance of documentary in the unsentimental way of their storytelling.

It may be because the movie "Tsotsi" is fresher in my mind, I feel the effect stronger and thought it a more poignant and far more convincing story about a young criminal's journey to redemption.  Accompanied the excellent storyline (script) are some rare and strong acting by all of the young thugs cast in the film, including the young woman character.  The hip-hop like music composed by the SA musician brought authentic atmosphere to the picture and the unsentimental way the camera held and caught the undiluted violence, the subtle changes in the young man's face throughout the film further brought credibility to the story.

The one drawback I think is the intercutting/inserting of flashbacks through the movie which were not distinctly delineated and audience found out about the protagonist’s earlier life only much later to establish empathy toward him.  Although one may think otherwise as well.

Just for the interest of comparison, I thought "City of God"  ( Note 1) creates a more unique style along with a dashing cinematography. The story however does not resonate as well as "Tsotsi" to me. The techniques using the whirling movement of the camera and differentiating color tones in flashbacks are very effective and dazzling, a visually flamboyant film indeed.  While in "Tsotsi" the colors are mostly subdued and the camera is not rushing the story compared to the quick cutting of "City of God."  These I think give it a more realistic feel and hence touch the hearts more readily.

I also like "Salaam Bombay" a lot and thought it well made and truthful to the subject matter considering it is the first feature the director Mira Nair ( Note 2 ) made.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however is a bit too bleak for most audience even though it is closer to reality.  "Tsotsi" however, gives us a glimmer of hope before the end which is not unrealistic yet more satisfying to most.


Note 1:   The director or "City of God" is Fernando Meirelles from Brazil.  He is also responsible in direct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2016 Summer Olympics held in Rio, Brazil.  The film director also garnered recognition from the Academy Awards and Golden Globes for his film " Constant Gardener " in 2005.


Note 2:  Director Mira Nair from India also made " Monsoon Wedding " In 2001 and " The Namesake " in 2006.


Appendix    

ISin Nombre 
(Nameless)

7/30/2014

I just finished watching a 2009 movie about the perilous journey of some central Americans and Mexicans trying to flee their homelands in hope of making it to their dream paradise - the United States.  Having not heard about the film before, I was taken by surprise and was moderately shocked by some of the most gritty depiction of gang movies I have ever seen. Made by first time director Cary Fukunaga who garnered the Sundance Festival award of the year for directing this debut film which took him 2 years researching. He spent time with those people en route to the border (on top of trains, etc.) and conducted several interviews with harden gang members whom he depicted in this film.  This is not a documentary but looks and feels like one with its authentic storyline and superb acting (by lesser known local actors.)

I thought "City of God" was hard to watch because of the graphic violence it depicted in the film.  There's more cruelty and senseless killings of gang violence in this one, although it also portrays some of the most endearing human emotions which was lacking in the former film.  I strongly recommend this film to the die-hard film buff - it is definitely not for the faint hearted viewers.



Grace Liu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導演
6/16/2008

2008 年北加台大校友會影社推出一系列國際知名台灣導演楊德昌的四部電影 (註一),將他影片陸陸續續看得差不多了。這回在校友影痴齊聚一堂觀賞他的成名作品 1992 年的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由我供應影片。

楊德昌的電影,形式的完善和電影語言的風格化,他的最後一部影片「一一」(2000)可能是較無懈可擊的一部。若從波瀾壯闊的故事架構、內容的深度和情感的張力來說,「牯」更是一枝獨秀,在過去的華語片甚至近年的許多佳片之中,仍然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電影內容根據一件轟動一時的真人真事個案,史詩式的情節,烘托出當年的政治環境及一般民眾的生活及心態,感人至深,尤其以台灣我們這一代三、四年級生為最。

在 Cineast Blog 上,我對影友 Leon 的影片感言的回應 : 我同意他的看法,但認為這部高度厥偉的作品,它的吸引力並不侷限於對大陸遷台的外省人 (尤其是在眷村成長的朋友)。它的影響力是更全面的,甚至拿到國界以外也應該會引起相當程度的共鳴。美國六十年代的音樂片「西城故事」和日本岩井俊二編導2000年的「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同為描寫青春的悲劇故事。

同樣的,這也是首詠歎青春的悲歌。不受瞭解的青少年,雖也在父兄姊妹的羽翼下成長,外頭的世界依舊詭譎多變。故事背景發生在國民黨戒嚴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年輕人則在課業及幫派械鬪的夾縫中掙扎求存。主角小四(由青少年時代的張震飾演)亦在徬徨中摸索,兄姊們各有各自的煩惱,父母正面臨生死存活的巨大考驗。在這大環境下,小四就如踩鋼絲的藝人,一不留神就能𨄮得粉身碎骨。

事實上,故事中似乎不經意帶出的好幾個環節上,小四不自覺的踩踏著同樣的舞步,完全無視自己身入險境,正做著人生中巨大的抉擇。第一回他在暗夜中尾隨醉酒的雜貸店老闆,拾起一塊石頭正想向他砸去,對方喝得爛醉跌進水溝,他反倒找了旁人一起將他救出。這是小四初次險鑄大錯,由於心地善良,在關鍵時刻沒走入岔路。第二回趁著兩派黑幫夜鬪之際,他手持短刀計劃自行刺殺敵對幫派首腦,卻因對方業已身受重傷,見到他時反倒無法下手。這一次他又逃脫了成為殺人凶手的厄運。 然則最後那一次,他終究沒能逃出命運之神的掌握!

這是個 激情犯罪( Crime of Passion )的故事。我想小四如何認識女友和交往過程中的種種互動,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自己慢慢去看去體味,許多情節不細看是看不出好在那𥚃。四小時長的影片中有不少細節白描,在當時看似多餘,其實或具象徵意味,或是潛伏之暗示,和整體構成一個龎大的有機體,需有相當耐心和縝密的頭腦才能消化吸收的。





(註一):楊德昌電影系列放映四部他的影片,包括:「恐怖份子」, 「青梅竹馬」、 「麻將」及「獨立年代」。

Grace
「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9/17/2007 (Used for film chat 2/4/2017)


看了日本電影「情書」( 1995 ) 又發現了一位新導演。雖然他已拍過好幾部片子,對我這初窺電影門徑、又不熟悉日片的人來說,他給人一種清新也比較現代的感覺。其實住香港時就已看過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稍後的作品「青春電幻物語」" 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 2000 ).

因喜愛「情書」(註一)的故事及拍攝手法,想發掘岩井導演拍過的其他影片,又把「青春電幻物語」拿出重看一遍。在香港買的 VCD 碟(註二)影片品質相當差,許多段落畫面晦暗又模糊,看很辛苦。當時似乎連第一張碟都沒看完,我的電影筆記中只給了兩顆半星(學 Roger Ebert, 滿分給四星),可見我那時實在無法欣賞。

這回重看,先看第二張碟。果然主要情節發展交集於下半段。看得雖累,總算弄清楚故事脈絡前因後果,驀然察覺這是一塊璞玉,不經琢磨 (耐著性子去看,細心地看)是看不到它的光芒。

它描述的是幾個青少年(初中生吧?)成長過程中一些不尋常的經驗,是個相當陰暗沈重的故事。前半(第一張碟)鋪陳大環境背景,主角蓮見是個 14 歲的少年,個性內向在校經常被其他男同學欺負。在無人可傾訴的情況之下,轉而向音樂尋求慰藉。其時有一女歌手名 Lily Chou Chou 為青少年偶像,蓮見闢了一個網站,和其他歌迷在網上聊天,交換 Lily 詢息,將感情的抒發和時間全部投入這活動。

這個敏感善良一向被欺壓的孩子,在學校認識一位外地來的轉學生,兩人成為朋友。沒想他竟然是個更大更惡的魔頭,不僅欺負他,還利用他及其他同學做出令人髮指之事。

蓮見的網上聊天室經常上網的幾位年輕人,有一名「青貓」的歌迷,和他在精神上更能溝通。兩人不時交換一些對 Lily 歌曲的詮釋,以及彼此心中不足為外人道的想法和感受。

下半場電影交集在即將到來的 Lily Chou Chou 的演唱會,所有年輕歌迷在一票難求情況下紛紛搶進購票,期盼親見偶像演唱。然而這場音樂會將帶來何等樣的結局呢?

這是首淒美動人描述青春少年成長的悲歌。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年輕心靈的苦悶及殘酷,導演用一種夢幻似的筆觸,以不同深淺的綠色作為全片不同場景的色調,次第展現出一個令此年齡層孩子的父母們完全意想不到的詭譎故事情節。

背景音樂頗具印象色彩。導演用 Debussy 的音樂做為背景音樂主導,由主角之一的女孩久野鋼琴曲奏出,一時出現在背景中,一時出現現場彈奏影像貫穿全片,給電影平添一層迷離恍惚的氛圍。畫面也一樣經營得如夢似幻,導演運用不同的光影去捕捉劇中人的心情,因而得了「印象派導演」的封號。

據稱導演在影片開拍之前就設計了一個虛擬歌手 Lily Chou Chou 的網站,和年輕歌迷聊天,從中擷取創作素材。無怪電影拍得如此真實,又能細膩精確的洞察青少年們的心聲。

這影片定調為悲劇,尚未看到最後的結局就已猜出,然而還是為故事結束前那一段驚慄騷亂的畫面感到震撼。不講出結局為的是讓觀者更能自行體味全片佈局及變化多端的許多細節。



註 一):我的影社在 2007 年九月放映了岩井俊二1995 年𣈱銷的電影「情書」

(註二):VCD 影音光碟和 VHS 錄影帶出現在同一時期,為主要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流行的影片形式,兩岸三地及日本都通行,一直到被更優質的DVD 取代為止。一般兩小時長的影片錄製需要兩張光碟

Grace
「刺客聶影娘」觀後 -- 也談聶影娘之隱

11/5/15


也想談一談的是有關影片中的「隱」性。在影像方面螢幕畫面或是以遮蔽的方式,如用層層飄動的帷幕,或是在無星之暗夜中隱去一身黑衣的刺客。不然就用外在環境或光影浮動之變幻,使得被拍攝之人物隱在週遭的大環境中渾為一體而不被發現。

做為刺客的隱娘經常藏身密林,穿梭其間時風吹樹搖葉片晃動,細碎的光影落在衣上映在髮梢斑斑駁駁,就好像動物的保護色一樣隱藏自身使敵人不易覺查。樹林的畫面出現的次數不少,通常有近景、中景及遠景,和中國山水畫的構圖一般層次分明。侯孝賢很早就用過這種手法,隔著一層物體或屏障拍攝他的主體人物。在這兒屛障是前景的樹木,中㬌仍是一樣的樹木只不過多了藏身其中的人,遠景(背景)還是樹木,多半是垂直如同欄栅的樹幹隔開拍攝主體對象。光線在不同天候之下的變化,時而模糊如霧中看花,時而纖亳畢現,端視導演需要何種效果而有不一而足的呈現。在這裏他細膩表現他想拍攝的隱藏中的對象刺客聶隱娘。

除了外在有意佈設週遭環境之隱晦,隱娘內心也埋藏了她半世悲苦及道不出的情感。看起來舒淇飾演的隱娘沒什麼表情,只因有情是殺手之致命傷,道姑從小就教她摒棄七情六慾,方能成為真正的殺手。然而她無法做到。她只能不開口,悲傷時也只能掩面而泣隱藏起她內心澎湃的情感。

除了畫面上之「隱」藏,故事亦一樣有隱去或省略的地方。許多觀眾看第一遍時還無法掌握劇情,原因之一是它省略掉許多情節,人物出場時也不通名報姓,你很難僅從劇中人物的互動及對話去猜測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甚至於連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有不同稱呼方式,如隱娘小名「窈七」或「窈窈」,而不直稱隱娘。  嘉信公主是道姑,嘉誠公主稱娘娘,若非先做好功課真還看不明白誰是誰。磨鏡少年的名字似乎無關劇情而完全沒有點出。這可能也是編導的一種「少為美」極簡(minimalism) 的審美處理。全片對白極少,正式的對話又多半用文言文表達,使整部電影更為精簡典雅,也更接近故事的歷史背景。

然後就是隱娘最後的遁「隱」偕同磨鏡少年同赴新羅(是否等同退隱江湖不得而知)。

有人說侯導這部影片我們看到的僅是冰山一角,其餘九成以上都「隱」在海面之下。事實上他的編劇團隊根據唐傳奇聶隱娘的本事另行創造出一個有頭有尾也有中間的完整的劇本。侯導自稱:「我的劇本一定是合理的,但是電影中呈現的線索可以隱藏,影像可能是擷取其中一段,但前後隱藏了。」這是有意的留白,和國畫中的留白有異曲同工之效。

當然許多人物及細節都是原創或增添的,而侯導最後採用的部分僅為拍攝了數千上萬呎膠卷中極少的一部分。其他我們沒見到的許多片段肯定也拍得一樣精彩,若照電視劇的作法這個故事可以上演一年半載還演不完,只要觀眾反應熱烈就能一直演下去。當然電影不能這樣拍,尤其是這種藝術性極高的電影,添加或過度的呈露可能破壞它的藝術完整,妥協它原初創意, 更剝奪了觀影者自由解讀詮釋及想像的空間。


Grace
許鞍華電影「黃金時代」(2014)
A film chat correspondence
on
2/27/2016


花了三小時在網上看「黃金時代」 2016 年的電影版,看得很累,拍得相當不錯,但實在太長了。一來影片內容龐雜、故事情節包含太多層次及面相,除了主要人物蕭紅以外還牽出數十位與她生命中有交集的人。這些人當中有些重要,有些僅屬浮雲電光之相會,並無太多重要性。歷史背景之鋪陳與描繪,肯定花費了不少製作人員的心血,攝影機捕捉了大份量歷史還原場景及事件,但是這些全是必要的嗎?

看完影片後你不禁想問,到底這部影片想講什麼?主要的劇情線是屬於蕭紅的嗎?還是跟蕭紅有關連的一整群左翼知識份子及文人?故事的重點是要反映那個年代整體流離動盪的大局勢,甚或想同時透露當年地下組織中的一些情況?針對蕭紅個人,著重在表現她的文學成就,還是聚光於她錯縦複雜的感情生活之上? 顯然編劇的焦點集聚更多在後者的鋪陳,以至於蕭紅在近代中國文學上的成就被輕輕帶過,代表作「呼蘭河傳」及「生死場」幾乎完全被忽略了。

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層次又複雜,本就難在兩小時內說清楚。許多背景細節頭绪紛紜,包括整𠆤大局面逐日逐月無止盡的變化,彷彿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拍攝素材,能給觀眾帶來更強的真實性及即臨感。許鞍華詮釋實景的能力非常強,許多歷史畫面幾可亂真,包括大水淹城及許多戰火及逃難的場景都拍得相當成功。然而花費這麼多人力財力或是電腦作業,經營出來的諸多片段絕對不能少嗎?不能用畫外音或是打字幕,或其他更簡便的方式輕鬆帶過?

諸如此類能割捨而捨不得割的地方太多了。此外,演員們對鏡獨白,直接面對觀眾陳述自己對某人某事(主要是對蕭紅)的看法,是相當新穎的做法,給人一種紀錄片的真實感。但是用過頭了即如贅述。不時又有些獨白演員並非主要角色,也不註何名何姓,還真譲人看了一頭霧水呢!

不關乎主要情節的旁支細節可刪或該刪,也不能一概而論。比方在故事後半段蕭紅在暗夜中獨行,大腹便便的她摔倒在碼頭,迷霧朦朧中緩步走來一位拄扙的老者(乞丐?)給予援手扶她起身,不發一言轉身又消失在夜色中。這段拍得非常感性但𣎴煽情,雖無關劇情,但留下絕對是明智的。當然剪輯這門學問愈來愈高深,況且見仁見智少有定論。通常導演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人,拍板定案的決定,那段該留,那段可去相信仍取決於許導的決定。

其實通篇作品還是非常好,細節拍得有根有據也有情緻,攝影整體相當精彩。全片對白更是寫得恰如其分,什麼人說什麼話絕不容混淆。演員們水準齊整各盡其職,尤其是擔綱演女主角的湯唯演來自然,詮釋精準,成績有目共睹。大多數人也都同意這是一部編導皆優製作精良的電影,在此無需再續贅語。

許鞍華在華人電影圈內是數一數二的導演,國際知名,加上女性特殊觸角及感性,她的作品一直以來在影迷及影評人圈中備受好評。以紀錄片起家的她,最好的作品很多帶有紀錄片的色彩,包括 2008 年的「天水圍的日與夜」。「黃金時代」這部影片似乎走了另一條路子,和她往常平實樸素、紮根在小人物的生活和經驗之下的寫實影片差異極大。對於看過不少她舊片的影迷,雖然欣見她在技術層面的顯著提升,反倒懷念起那些真實不做作、描述有缺陷的平常人,給觀眾帶來溫馨懐舊的一些老影片。

Grace

Dog Day Afternoon (1975)
(1/12/2017)

"Dog Day" 是夏天最熱的日子,一般在七、八月之間。" Dog Day Afternoon" 拍的是在這麼一個大暑天,紐約市 Brooklyn 區的一家小銀行,兩名搶匪持槍闖入強擄人質,和警方對峙的過程,將24小時之間發生的經過,濃縮成兩小時長度的影片。

一個搶銀行的警匪片能有什麼看頭?何況是部七十年代拍的低成本黑白老電影。然而這可是大導演 Sidney Lumet 拍的影片啊!那是拍過 "12 Angry Men" (1957), " Network" (1976),  "Verdict" (1982) 以及 "Running Empty" (1988) 等經典名片的美國知名導演。擔綱演出男主角則是演 "Godfather" 一舉成名的 Al Pacino.

導演 Sidney Lumet 影劇家庭出身,很早就開始拍電影,一生拍了四十餘影片,很多以紐約市做為背景。他的題材一般較複雜,擅長處理細膩的情緒戲,但不濫情, 這是高手導演和普通導演不同的地方。他懂得讓演員發揮自身的特長,像此片中 Al Pacino 的演出,個人認為是其生涯中最好的一部影片。

編劇是這部影片極重要的一環,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寫劇本的 Frank Pierson 因此片拿下一座小金人獎。它不僅僅將故事鋪陳得條理清晰,情節亦處置得緊湊異常,又能將喜劇元素適時的嵌在密不透風的劇情之中。對白寫的合理,情節中搞笑的戲還不少,穿插得當並不覺突兀。描繪故事中一干人物能從人性的角度切入,包括警察、FBI 探長及小人物如銀行職員,甚至連送 pizza 來給人質的小伙子,各有各的面貌,都是活生生的真人,不用二分法給一些人掛上黑臉或白臉的標籤!

演員是電影的脈動,飾演主角 Sonny (搶匪之一)的 Al Pacino 絕對是本片的靈魂人物,沒有他的演出 "Dog Day Afternoon" 不會成為經典作品,到今天還持續擁有不墜的影迷群。Pacino 詮釋的主角 Sonny 是個脾氣暴躁同時具有細密和鹵莽的個性,他駕輕就熟的演活這個角色讓人激賞。最初他尚猶豫不決,不知自己的舞台經驗能否勝任,幸好終究回心轉意,否則就沒有這麼精彩的演出了!

導演另一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在不同情況下立即做出適當的調整。拍攝銀行人質間的對話時,他讓演員們用自己的話說、穿自己的衣服,並告訴他(她)們,你不是在演戲,而是演自己,整體效果因此有即臨的真實感。他說自己從前並未曾讓演員這麼做過,全是當場應便之道。

影片中的好人和壞人似乎也難區別界定,觀眾眼中看到的警員探長,並不比兩名搶匪高尚或善良。Sonny 擄了銀行職員當人質,但對他們態度良好幾乎有求必應,甚至當他步出街道和警方喊話時,所有圍觀民眾差不多都站在他的一邊。故事中直接間接牽涉到的議題包括:貧窮及對大環境的無奈逼迫人走上梁山,這應該是兩位主角當搶匪原因之一。其他較為人知的話題如 Attica 監獄事件、以及當年方自浮上檯面之同性戀者訴求,都自然的編織溶入劇中情節,因為 Sonny 搶銀行的主要動機只想為其同性愛侶做變性手術籌錢。

影片以一個真實故事為藍本改編而成,它切切實實碰觸到人性本質中的一些東西,對當代人和今天的觀眾同樣具啓發性,因而長久以來能持續撼動人心。


Grace
12/17/2016
Cries and Whispers
Ingmar Bergman
Sweden, 1972


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書中開場白道出一句千古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誠哉斯言!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在「呼喊和細語」- "Cries and Whispers" 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不幸的家庭。表面上看來,這個十九世紀末的瑞典家庭是一般人幻想中的天堂。寛濶無邊的庭園中座落的廣厦,住著三姊妹和服侍臥病在床的大姊的侍女。以紅色為主調的室內空間一眼望去看到的盡是奢華,人物衣著行止在在顯示富貴的出身和教養。

可是為什麼這部電影以「哭喊」和「細語」為題呢?我的解釋:主題中的哭喊是因影片中人身心被苦痛包圍,而細語則是他(她)們對諸般現狀不滿的傾訴。用英文講就是: Cries of agony and whispers of discontent. 見仁見智,當然也有不同說法。我猜這陰晦的劇情或許也導致很多人終究無法將電影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原來大姊得了絕症,日日夜夜和病魔搏鬥,屋𥚃常能聽到悽厲的喊叫聲從她房中傳來,給影片平添了一分陰暗恐怖的氛圍。兩個妹妹在邊上陪伴著病人,雖然照顧病人是侍女的工作。小妹妹長得美貌可人,雖已為人婦卻紅杏出牆,和到家中來出診的醫生有了婚外情。另一個妹妹和小妹妹面和心不和,她已婚但和丈夫沒有感情,甚至於要以自殘的手段來向他抗議。

電影中以許多面部大特寫來塑造這三位女性的性格。病痛中的大姊撕心裂肺的喊叫,那憔悴無助的形象,映照小妹妹美麗無瑕,不帶絲毫感情的臉龐,再看另一張緊繃略帶點歇斯得里的二姊面目。無需對白,三人之間的互動已經明白的透露出這家庭中複雜的姊妹情結。

這麼一個不正常的家庭怎能不讓屋裡的每個人和觀眾感到窒息?更何況在此封閉的室內,無時無刻都能感到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影片中幾乎毎個人都一再忍受著身體或心理的煎熬,這包括三姊妹、兩位夫婿、也包括了來訪數回的醫生及給死者做最後祈禱的神職人員。唯一不受折磨的大概只有侍女 Anna, 她心中有愛有神,她不自私、有奉獻精神。她帶給臨死前的大姊,不僅僅限於對病人的照顧,更多的是無私的愛和精神慰藉。

故事結束前的一段回憶中,電影用金黃的色調,以類似粗筆寫意(grainy effect)  朦朧似夢境的畫面來描繪,情景是大姊日記中記載的一段:一個晴朗的秋日,四個女子撐著洋傘在莊園中漫步,燦爛的陽光溫暖了她們的身體也橅慰著她們的心房。在這短暫的一刻大姊心中只有快樂和感激,在這一刻中她是幸福的。

整部電影中那濃得化不開的抑鬱氛圍,在影片結束前還給我們一點舒缓的空間,也帶給觀眾一絲正面的訊息。至少這個世界尚未完全絕望,人間到底還是有美好的東西存在。

為什麼 Ingmar Bergman 要拍這麼一部讓人不忍卒睹的電影?熟悉他影片的人都會知道,Bergman 的電影討論題材多樣,隨著年代流轉,他的手法風格亦一直在變化。然而他的主題總是圍繞著生死的議題及和上帝的對話等,好像是音樂家作品中的變奏曲一般。

他的影片普遍帶有自傳性,七十年代之際他轉而專注婚姻及家庭的描述,也開始用特寫鏡頭及光影的設計來鋪陳婚姻及家庭(多為不幸的婚姻或問題家庭)。這部影片是那時期的作品

催眠大師

催眠大師」
中國 (2014)陳正道 導演

1/20/2017 (rev.)

「催眠大師」拍攝手法的確讓人驚艶,題材新穎,敍述方式尤其不俗。一開頭先拍一段緊迫追逐,渲染著森森鬼氣的前戲,男主角催眠大師 (徐峥飾演)就這麼在觀眾尚未緩口氣之際突然間現身,或者可以說方才露臉,展現出他的真面貌。這場戲效果極佳,觀眾一時之間就進入它的控制中,仿佛被催眠的不僅僅是螢幕上的人物。觀眾這時對催眠大師的功力已完全信服,下面升紹女主角出場時,我們全然沒想到這是個圏套,設來誤導我們的判斷。電影情節曲折迂迴,一環扣一環,節奏緊湊充滿張力。整個前半段催眠大師治療新病人(女主角莫文蔚飾演)的部分,不時籠罩著夢幻似的迷離氛圍,更加速對觀眾的催眠。

諸如此類的懸疑片,焦點多半放在劇情及場景等增添戲劇性特效的製造和靈活運用,包括聲光及畫面特殊處理。催眠過程及回憶的片段,似乎用濾鏡拍攝,產生如真似幻卻又不脫離現實的描繪,導引觀者親臨其境,亦可收到催眠的效果。一般來說演技並非懸疑片強項,只要故事説的合邏輯入情理,都能收到預期之效應。我覺得兩三位主角表現平穩而已並不特别出色。

後半段解疑的那部份,拍得稍長而且步調和氛圍都為之一變,和前半之定調不甚統一,相較之下略為失色。真相的解釋並非不合理,而是表達或敘述方式呆板了些,認為拿出專業理論出來,由劇中的專家用一般課堂上的授課方式單向的給予解釋就能搞定一切,讓所有的人包括觀眾心服口服。我以爲若能在劇情轉折,催眠人角色互換之後快刀斬亂麻,清楚交待前情後果,電影就可以在高潮之下結束。影片最後那段冗長拉沓,倒造成反高潮的效果。

讓我們參見緊張大師希區考克的兩部名作,"Rear Window" 「後窗」和 "Vertigo" ( 台譯「迷魂記」)。在情節真相大白之後,電影很快就結束了,簡潔明快,無需陳述解疑過程的全部,最後以一種時而幽默時而悲傷或其他鮮明的的影像,留給觀眾回味的餘地。「後窗」結尾前最後的一段影像是男主角的斷腿又重新上了石膏,女友來訪,仿佛就是影片開始那段的重複 。

這或許是導演編劇顧及有些民眾看不明白過份解釋,或者想以添加內容來讓大家學到點新知之故吧? 一己之見,信口開河,請多包涵。

Grace


電影 " Ida " 觀後

電影 " Ida " 觀後
Poland

12/10/16

波蘭導演 Pawel Pawlikowski 拍的這部電影畫面比例是一般少見的 1.33 :1(接近方形的螢幕)又是部黑白影片,定調灰暗冷峻。情節簡、對白少、畫面乾淨、音響也用的不多,可說是簡約主義 Minimalism 之奉行者。

故事藉由兩位女主角:見習修女 Anna ( Ida ) 和姨母 Wanda 的尋根之旅,追尋 Anna 身世的一些疑問。在這部公路電影 (road film ) 的旅途中我們看到波蘭的今與昔,從破敗的村舍到城市以及爵士樂團,還有兩位女角在面對人生的大課題上所採取的態度及作為。

導演用暗示和其他間接方式呈現故事的架構,譬如從零碎片斷如印象般迷濛的倒敍事件中,串連出當年悲慘的歷史現實,講述到 Anna 父母身為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受的迫害,也帶出 Wanda 生平第一恨事。映照了正敘中今日波蘭的風土人情以及這片大地的面貌,斑斑駁駁都是歷史的淚水。導演省略了許多事件經過細節,用淡筆淺墨勾勒出一個故事的始末,除了描述 Anna 和 Wanda 的情節之外,在精神上它傳遞了宿命論的人生 -- 波蘭人的悲情。

這部影片就像一個精美的藝術品,雖是黑白片,就如國畫中說的「墨分五色」,淺淡濃密不同色調的灰,予人一種沈重肅穆的感覺。許多鏡頭取景安排,如將人物放在畫面的下方或角落,背景或是建築物或是自然景觀,佔去大半幅場景,在在暗示環境的強大力量,蓋過渺小的個人。

幾位主角 (也只有三位) Anna, Wanda 加上她們在旅途中遇見的吹 saxophone 的無名青年。 每位演員演出都相當節制,沒有太多情感流洩,尤其是 Anna 成功演出含蓄內斂的年輕修女。 對照飾演 Wanda 的資深女演員之歷盡滄桑和老辣之演技,見証演員團豐厚的實力。

電影中的音效泰半是在無聲中進行,或僅有些微自然音響,如修女們用餐時湯勺軽碰碗的聲音。這些手法著墨不多頗似國畫中的留白,付予觀眾想像的餘地,包括故事結尾那一段:Anna 離開情人,重新披上修女衣飾束裝步上征途。到底 Anna 是回到修道院去呢或者另奔前程?這些都給觀眾不盡的回味或思考的空間。


Grace


細讀《化城再來人》(2012)
Taiwan

12/2/16


兩年前辭世的詩人周夢蝶自稱他有古人所謂的狷者風格,他的詩多為反觀內照頗富禪意的章句。作品雖然不多,影響卻深遠,是台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身為「孤獨國」國王的周夢蝶曾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他生活刻苦,獨自一人生活,至九十餘歲仍創作不輟。

一九五零六零年代開始詩人擺攤賣書以為生計。當年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除了是文人騷客薈集場所,店門口外邊擺攤的周夢蝶周公更是當代著名的文化風景線。

著作雖離等身很遠,卻是字字珠璣韻味深長。例如:「舉世皆笑,我不妨獨哭;舉世皆哭,我何忍獨笑。」

詩集包括:《孤獨國》、《還魂草》、《約會》、《十三朵白菊花》、《周夢蝶詩文集》等。

二零一二年的記錄片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中的「化城再來人」是部中規中矩十分完美的一個片子。陳傳興是位資深老導演,這部影片誠為記錄片的經典作品。從影片開始至結尾,每一個取鏡甚至配樂(或以無聲代有聲)都是細心安排的成果。拍攝步調極其徐緩,深合詩人的為人取向。影片長度接近三小時之久,但對有興趣的觀者並不感到繁瑣。影片真正讓人感動的是詩人本人的演出,在24小時攝影機追蹤之下,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毫不做作天然可愛有真性情之人。而今他已揮別塵世,空留其音容形貌於此影片給世人。

以上是我為影社在2014年 6月的電影欣賞會中所做的簡介。下面從電影的幾個不同層面來看這部紀錄片。

其一:全片節奏非常徐緩,鏡頭一般較長 (long take ), 即一鏡到底中間不切斷,基本上跟自然時間相符。譬如詩人寫字,裁紙就花了好幾分鐘,實實在在拍了大部分過程沒太多剪接。不急不徐是這部電影的基調。

其二:攝影上用許多空鏡 (pillow shots)  而且通常用和「水」有關之影像,如水草、荷葉等,旁邊打上詩句旁白。通篇意象連連,若未接觸過其詩,較難體會其中深意。

如詩人沐浴,全身浸泡在水裏,也有其象徵意義。最後一鏡最神秘。用大遠景鏡頭拍攝,廣袤的湖面,一葉方舟向遠方划去,往右上角的方向即東北方徐行,漸行漸遠,終至駛出影框之外。這似乎可對照詩人的詩句:「北北北愈北愈黑?」應該是刻意安排的結果,這意味深長的結尾,留給觀者靜靜體味各自的人生。

其三:用直接或襯托的方式描繪詩人的個性。他孤獨、低調、不喜出風頭。在一位詩人的歡迎會中,周詩人出席坐在前面第一排。左右前後皆名流政要、寒喧聲不斷,詩人則靜坐如儀,也不和人説話。

最後引用詩人的名句做個結尾。

詩句中有:「荒涼的自由,溫馨的不自由」可為通篇做註腳。他的孤獨雖是不得已,同時也是自己的選擇。周夢蝶是蝴蝶,蝴蝶要有空間讓它自由飛翔。

他説:「人生無常,但也無可奈何。」,「由悲觀轉成樂觀,不能改變現實也只好好自為之。」,「我選擇,我不選擇。」


Grace
《那山,那人,那狗》

霍建起導演      2000年      中國

      一個單純平凡的故事。一個父親退休了,一個兒子繼承老父衣缽,背起了郵差父親用過多年的郵包,和一隻追隨父親多年的(郵)狗老二,在父親的伴同下,一同走進山中送信。

      導演的敘述鋪陳雖相當傳統,卻出奇的圓熟老練。全片拍攝流暢自然,攝影畫面更是美得炫目。很多中遠景定點鏡頭的運用,更突出山裡生活的平靜和絕少變化。平實無花巧的正敍與倒敍穿插而行,卻也信手拈來不少生動溫馨的畫面。

      比如說方開始時老狗不肯隨兒子上路,只因長久以來習慣伴隨老郵差,迫得父親仍得再一次伴兒子一同送信。在另一景中,兒子到了村裡,不見一人來取信很是失望。卻沒料到轉個彎,外邊已經聚集了全村父老姑娘媳婦和孩童,爭著要瞧這位年輕的郵差呢!同時也來為這位帶給全村希望與歡樂的老郵差致意和送行。影片中有意無意之間,似乎在宣掦默默耕耘不為人知的美德,但同時亦由年輕的兒子和另一青年所代表的新世代,道出不同的心聲和價值觀。對話簡潔有力,攝影畫面尤其美,一種靜態的、永恆的美。


《 榴槤飄飄》2001 年  香港

這張片子,由於個人的疏失,我先看第二張VCD碟子,再倒回去看前一張碟子。  雖說是次序顛倒,弄了半天才搞清楚故事來龍去脈,卻也因此留意到導演的精心布局和敘述手法鋪陳,由前至後彼此呼應,並由一只榴槤帶出兩個女子的心酸史。

其實這兩個女孩,除了同為香港過客之外並無共通處。一個年方二十一,來自東北到香港三個月期間,做應召女郎掙快錢。另一位女孩才十四歲,隨母和弟妹從深圳非法偷渡,前來香港依附在港討生活的父親,竟日𥖁在砵籣街(紅燈區)的巷𥚃為人洗碗。一個偶發事件,大女孩的同伴(馬伕)在巷中遭人丟榴槤傷了頭部。由於雙方都想躱開警方的介入,只有私底下解決這個傷人事件,讓兩個素不相識的異鄉人因此結為朋友。

三個月後,大女孩居留期滿回到東北老家,重建新生活。無證的小女孩也被港警遣返深圳。兩人遭遇不一,其無奈則是一致的。

香港導演陳果一向喜用非職業演員,全片看起來有如記錄片。片段影像,像在巷中的數景,似用手提影機拍攝,有即興的感覺。許多妓女日常作息的細節(如在茶餐廳等候應召,沖浴次數頻繁等)充滿了底層社會的生活氣息。題材方面,選的雖是妓女和非法移民的故事,卻絕無道德包袱和說教意味。

後半段大女孩回到東北老家,一日收到郵局通知,去領一個包裹。郵局管理員說:「擺久了沒來拿,都出了味道。」回家拆開一看,赫然是一只似曾相識的榴槤。小女孩特地從深圳寄來給她的賀年禮物。女郎將榴槤破開,分饗諸親友,竟無人肯吃一口。下個鏡頭:女郎獨自靜坐,咀嚼這南洋果王的滋味,同時也回味自己的人生吧!
在雪花飄飄的東北,和在溫暖如春的南方,兩個女孩之間有一根細細的線將他們牽在一起,或者那就是榴槤的滋味吧!

Grace

註:此兩篇電影推介短文,曾經登在台北一女中的「綠緣」雜誌 2003 年刋,題目為「我的電影因緣」,附在正文之後的兩篇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