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1, 2017

12/17/2016
Cries and Whispers
Ingmar Bergman
Sweden, 1972


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書中開場白道出一句千古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誠哉斯言!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在「呼喊和細語」- "Cries and Whispers" 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不幸的家庭。表面上看來,這個十九世紀末的瑞典家庭是一般人幻想中的天堂。寛濶無邊的庭園中座落的廣厦,住著三姊妹和服侍臥病在床的大姊的侍女。以紅色為主調的室內空間一眼望去看到的盡是奢華,人物衣著行止在在顯示富貴的出身和教養。

可是為什麼這部電影以「哭喊」和「細語」為題呢?我的解釋:主題中的哭喊是因影片中人身心被苦痛包圍,而細語則是他(她)們對諸般現狀不滿的傾訴。用英文講就是: Cries of agony and whispers of discontent. 見仁見智,當然也有不同說法。我猜這陰晦的劇情或許也導致很多人終究無法將電影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原來大姊得了絕症,日日夜夜和病魔搏鬥,屋𥚃常能聽到悽厲的喊叫聲從她房中傳來,給影片平添了一分陰暗恐怖的氛圍。兩個妹妹在邊上陪伴著病人,雖然照顧病人是侍女的工作。小妹妹長得美貌可人,雖已為人婦卻紅杏出牆,和到家中來出診的醫生有了婚外情。另一個妹妹和小妹妹面和心不和,她已婚但和丈夫沒有感情,甚至於要以自殘的手段來向他抗議。

電影中以許多面部大特寫來塑造這三位女性的性格。病痛中的大姊撕心裂肺的喊叫,那憔悴無助的形象,映照小妹妹美麗無瑕,不帶絲毫感情的臉龐,再看另一張緊繃略帶點歇斯得里的二姊面目。無需對白,三人之間的互動已經明白的透露出這家庭中複雜的姊妹情結。

這麼一個不正常的家庭怎能不讓屋裡的每個人和觀眾感到窒息?更何況在此封閉的室內,無時無刻都能感到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影片中幾乎毎個人都一再忍受著身體或心理的煎熬,這包括三姊妹、兩位夫婿、也包括了來訪數回的醫生及給死者做最後祈禱的神職人員。唯一不受折磨的大概只有侍女 Anna, 她心中有愛有神,她不自私、有奉獻精神。她帶給臨死前的大姊,不僅僅限於對病人的照顧,更多的是無私的愛和精神慰藉。

故事結束前的一段回憶中,電影用金黃的色調,以類似粗筆寫意(grainy effect)  朦朧似夢境的畫面來描繪,情景是大姊日記中記載的一段:一個晴朗的秋日,四個女子撐著洋傘在莊園中漫步,燦爛的陽光溫暖了她們的身體也橅慰著她們的心房。在這短暫的一刻大姊心中只有快樂和感激,在這一刻中她是幸福的。

整部電影中那濃得化不開的抑鬱氛圍,在影片結束前還給我們一點舒缓的空間,也帶給觀眾一絲正面的訊息。至少這個世界尚未完全絕望,人間到底還是有美好的東西存在。

為什麼 Ingmar Bergman 要拍這麼一部讓人不忍卒睹的電影?熟悉他影片的人都會知道,Bergman 的電影討論題材多樣,隨著年代流轉,他的手法風格亦一直在變化。然而他的主題總是圍繞著生死的議題及和上帝的對話等,好像是音樂家作品中的變奏曲一般。

他的影片普遍帶有自傳性,七十年代之際他轉而專注婚姻及家庭的描述,也開始用特寫鏡頭及光影的設計來鋪陳婚姻及家庭(多為不幸的婚姻或問題家庭)。這部影片是那時期的作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