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1, 2017

"Tsotsi", "City of God" & "Salaam Bombay"
A comparative sketch of three films

「三部犯罪影片之比較」


7/25/2013

Just finished watching the film "Tsotsi" (2005 production from South Africa by director Gavin Hood) and realized this is yet another great piece of cinematic work on this difficult subject of crimes and poverty.

It instantly reminded me of "City of God", a 2003 production from Brazil and an earlier film "Salaam Bombay", a 1988 title from India.  All of the three films depicts the hardened part of cities or places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here poverty and crimes go hand in hand.  In "Tsotsi" the location is the shanty town of Soweto just outside the city of Johannesburg.  Both the Indian film and the South African (SA) film took on a resemblance of documentary in the unsentimental way of their storytelling.

It may be because the movie "Tsotsi" is fresher in my mind, I feel the effect stronger and thought it a more poignant and far more convincing story about a young criminal's journey to redemption.  Accompanied the excellent storyline (script) are some rare and strong acting by all of the young thugs cast in the film, including the young woman character.  The hip-hop like music composed by the SA musician brought authentic atmosphere to the picture and the unsentimental way the camera held and caught the undiluted violence, the subtle changes in the young man's face throughout the film further brought credibility to the story.

The one drawback I think is the intercutting/inserting of flashbacks through the movie which were not distinctly delineated and audience found out about the protagonist’s earlier life only much later to establish empathy toward him.  Although one may think otherwise as well.

Just for the interest of comparison, I thought "City of God"  ( Note 1) creates a more unique style along with a dashing cinematography. The story however does not resonate as well as "Tsotsi" to me. The techniques using the whirling movement of the camera and differentiating color tones in flashbacks are very effective and dazzling, a visually flamboyant film indeed.  While in "Tsotsi" the colors are mostly subdued and the camera is not rushing the story compared to the quick cutting of "City of God."  These I think give it a more realistic feel and hence touch the hearts more readily.

I also like "Salaam Bombay" a lot and thought it well made and truthful to the subject matter considering it is the first feature the director Mira Nair ( Note 2 ) made.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however is a bit too bleak for most audience even though it is closer to reality.  "Tsotsi" however, gives us a glimmer of hope before the end which is not unrealistic yet more satisfying to most.


Note 1:   The director or "City of God" is Fernando Meirelles from Brazil.  He is also responsible in direct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2016 Summer Olympics held in Rio, Brazil.  The film director also garnered recognition from the Academy Awards and Golden Globes for his film " Constant Gardener " in 2005.


Note 2:  Director Mira Nair from India also made " Monsoon Wedding " In 2001 and " The Namesake " in 2006.


Appendix    

ISin Nombre 
(Nameless)

7/30/2014

I just finished watching a 2009 movie about the perilous journey of some central Americans and Mexicans trying to flee their homelands in hope of making it to their dream paradise - the United States.  Having not heard about the film before, I was taken by surprise and was moderately shocked by some of the most gritty depiction of gang movies I have ever seen. Made by first time director Cary Fukunaga who garnered the Sundance Festival award of the year for directing this debut film which took him 2 years researching. He spent time with those people en route to the border (on top of trains, etc.) and conducted several interviews with harden gang members whom he depicted in this film.  This is not a documentary but looks and feels like one with its authentic storyline and superb acting (by lesser known local actors.)

I thought "City of God" was hard to watch because of the graphic violence it depicted in the film.  There's more cruelty and senseless killings of gang violence in this one, although it also portrays some of the most endearing human emotions which was lacking in the former film.  I strongly recommend this film to the die-hard film buff - it is definitely not for the faint hearted viewers.



Grace Liu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導演
6/16/2008

2008 年北加台大校友會影社推出一系列國際知名台灣導演楊德昌的四部電影 (註一),將他影片陸陸續續看得差不多了。這回在校友影痴齊聚一堂觀賞他的成名作品 1992 年的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由我供應影片。

楊德昌的電影,形式的完善和電影語言的風格化,他的最後一部影片「一一」(2000)可能是較無懈可擊的一部。若從波瀾壯闊的故事架構、內容的深度和情感的張力來說,「牯」更是一枝獨秀,在過去的華語片甚至近年的許多佳片之中,仍然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電影內容根據一件轟動一時的真人真事個案,史詩式的情節,烘托出當年的政治環境及一般民眾的生活及心態,感人至深,尤其以台灣我們這一代三、四年級生為最。

在 Cineast Blog 上,我對影友 Leon 的影片感言的回應 : 我同意他的看法,但認為這部高度厥偉的作品,它的吸引力並不侷限於對大陸遷台的外省人 (尤其是在眷村成長的朋友)。它的影響力是更全面的,甚至拿到國界以外也應該會引起相當程度的共鳴。美國六十年代的音樂片「西城故事」和日本岩井俊二編導2000年的「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同為描寫青春的悲劇故事。

同樣的,這也是首詠歎青春的悲歌。不受瞭解的青少年,雖也在父兄姊妹的羽翼下成長,外頭的世界依舊詭譎多變。故事背景發生在國民黨戒嚴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年輕人則在課業及幫派械鬪的夾縫中掙扎求存。主角小四(由青少年時代的張震飾演)亦在徬徨中摸索,兄姊們各有各自的煩惱,父母正面臨生死存活的巨大考驗。在這大環境下,小四就如踩鋼絲的藝人,一不留神就能𨄮得粉身碎骨。

事實上,故事中似乎不經意帶出的好幾個環節上,小四不自覺的踩踏著同樣的舞步,完全無視自己身入險境,正做著人生中巨大的抉擇。第一回他在暗夜中尾隨醉酒的雜貸店老闆,拾起一塊石頭正想向他砸去,對方喝得爛醉跌進水溝,他反倒找了旁人一起將他救出。這是小四初次險鑄大錯,由於心地善良,在關鍵時刻沒走入岔路。第二回趁著兩派黑幫夜鬪之際,他手持短刀計劃自行刺殺敵對幫派首腦,卻因對方業已身受重傷,見到他時反倒無法下手。這一次他又逃脫了成為殺人凶手的厄運。 然則最後那一次,他終究沒能逃出命運之神的掌握!

這是個 激情犯罪( Crime of Passion )的故事。我想小四如何認識女友和交往過程中的種種互動,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自己慢慢去看去體味,許多情節不細看是看不出好在那𥚃。四小時長的影片中有不少細節白描,在當時看似多餘,其實或具象徵意味,或是潛伏之暗示,和整體構成一個龎大的有機體,需有相當耐心和縝密的頭腦才能消化吸收的。





(註一):楊德昌電影系列放映四部他的影片,包括:「恐怖份子」, 「青梅竹馬」、 「麻將」及「獨立年代」。

Grace
「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9/17/2007 (Used for film chat 2/4/2017)


看了日本電影「情書」( 1995 ) 又發現了一位新導演。雖然他已拍過好幾部片子,對我這初窺電影門徑、又不熟悉日片的人來說,他給人一種清新也比較現代的感覺。其實住香港時就已看過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稍後的作品「青春電幻物語」" 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 2000 ).

因喜愛「情書」(註一)的故事及拍攝手法,想發掘岩井導演拍過的其他影片,又把「青春電幻物語」拿出重看一遍。在香港買的 VCD 碟(註二)影片品質相當差,許多段落畫面晦暗又模糊,看很辛苦。當時似乎連第一張碟都沒看完,我的電影筆記中只給了兩顆半星(學 Roger Ebert, 滿分給四星),可見我那時實在無法欣賞。

這回重看,先看第二張碟。果然主要情節發展交集於下半段。看得雖累,總算弄清楚故事脈絡前因後果,驀然察覺這是一塊璞玉,不經琢磨 (耐著性子去看,細心地看)是看不到它的光芒。

它描述的是幾個青少年(初中生吧?)成長過程中一些不尋常的經驗,是個相當陰暗沈重的故事。前半(第一張碟)鋪陳大環境背景,主角蓮見是個 14 歲的少年,個性內向在校經常被其他男同學欺負。在無人可傾訴的情況之下,轉而向音樂尋求慰藉。其時有一女歌手名 Lily Chou Chou 為青少年偶像,蓮見闢了一個網站,和其他歌迷在網上聊天,交換 Lily 詢息,將感情的抒發和時間全部投入這活動。

這個敏感善良一向被欺壓的孩子,在學校認識一位外地來的轉學生,兩人成為朋友。沒想他竟然是個更大更惡的魔頭,不僅欺負他,還利用他及其他同學做出令人髮指之事。

蓮見的網上聊天室經常上網的幾位年輕人,有一名「青貓」的歌迷,和他在精神上更能溝通。兩人不時交換一些對 Lily 歌曲的詮釋,以及彼此心中不足為外人道的想法和感受。

下半場電影交集在即將到來的 Lily Chou Chou 的演唱會,所有年輕歌迷在一票難求情況下紛紛搶進購票,期盼親見偶像演唱。然而這場音樂會將帶來何等樣的結局呢?

這是首淒美動人描述青春少年成長的悲歌。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年輕心靈的苦悶及殘酷,導演用一種夢幻似的筆觸,以不同深淺的綠色作為全片不同場景的色調,次第展現出一個令此年齡層孩子的父母們完全意想不到的詭譎故事情節。

背景音樂頗具印象色彩。導演用 Debussy 的音樂做為背景音樂主導,由主角之一的女孩久野鋼琴曲奏出,一時出現在背景中,一時出現現場彈奏影像貫穿全片,給電影平添一層迷離恍惚的氛圍。畫面也一樣經營得如夢似幻,導演運用不同的光影去捕捉劇中人的心情,因而得了「印象派導演」的封號。

據稱導演在影片開拍之前就設計了一個虛擬歌手 Lily Chou Chou 的網站,和年輕歌迷聊天,從中擷取創作素材。無怪電影拍得如此真實,又能細膩精確的洞察青少年們的心聲。

這影片定調為悲劇,尚未看到最後的結局就已猜出,然而還是為故事結束前那一段驚慄騷亂的畫面感到震撼。不講出結局為的是讓觀者更能自行體味全片佈局及變化多端的許多細節。



註 一):我的影社在 2007 年九月放映了岩井俊二1995 年𣈱銷的電影「情書」

(註二):VCD 影音光碟和 VHS 錄影帶出現在同一時期,為主要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流行的影片形式,兩岸三地及日本都通行,一直到被更優質的DVD 取代為止。一般兩小時長的影片錄製需要兩張光碟

Grace
「刺客聶影娘」觀後 -- 也談聶影娘之隱

11/5/15


也想談一談的是有關影片中的「隱」性。在影像方面螢幕畫面或是以遮蔽的方式,如用層層飄動的帷幕,或是在無星之暗夜中隱去一身黑衣的刺客。不然就用外在環境或光影浮動之變幻,使得被拍攝之人物隱在週遭的大環境中渾為一體而不被發現。

做為刺客的隱娘經常藏身密林,穿梭其間時風吹樹搖葉片晃動,細碎的光影落在衣上映在髮梢斑斑駁駁,就好像動物的保護色一樣隱藏自身使敵人不易覺查。樹林的畫面出現的次數不少,通常有近景、中景及遠景,和中國山水畫的構圖一般層次分明。侯孝賢很早就用過這種手法,隔著一層物體或屏障拍攝他的主體人物。在這兒屛障是前景的樹木,中㬌仍是一樣的樹木只不過多了藏身其中的人,遠景(背景)還是樹木,多半是垂直如同欄栅的樹幹隔開拍攝主體對象。光線在不同天候之下的變化,時而模糊如霧中看花,時而纖亳畢現,端視導演需要何種效果而有不一而足的呈現。在這裏他細膩表現他想拍攝的隱藏中的對象刺客聶隱娘。

除了外在有意佈設週遭環境之隱晦,隱娘內心也埋藏了她半世悲苦及道不出的情感。看起來舒淇飾演的隱娘沒什麼表情,只因有情是殺手之致命傷,道姑從小就教她摒棄七情六慾,方能成為真正的殺手。然而她無法做到。她只能不開口,悲傷時也只能掩面而泣隱藏起她內心澎湃的情感。

除了畫面上之「隱」藏,故事亦一樣有隱去或省略的地方。許多觀眾看第一遍時還無法掌握劇情,原因之一是它省略掉許多情節,人物出場時也不通名報姓,你很難僅從劇中人物的互動及對話去猜測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甚至於連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有不同稱呼方式,如隱娘小名「窈七」或「窈窈」,而不直稱隱娘。  嘉信公主是道姑,嘉誠公主稱娘娘,若非先做好功課真還看不明白誰是誰。磨鏡少年的名字似乎無關劇情而完全沒有點出。這可能也是編導的一種「少為美」極簡(minimalism) 的審美處理。全片對白極少,正式的對話又多半用文言文表達,使整部電影更為精簡典雅,也更接近故事的歷史背景。

然後就是隱娘最後的遁「隱」偕同磨鏡少年同赴新羅(是否等同退隱江湖不得而知)。

有人說侯導這部影片我們看到的僅是冰山一角,其餘九成以上都「隱」在海面之下。事實上他的編劇團隊根據唐傳奇聶隱娘的本事另行創造出一個有頭有尾也有中間的完整的劇本。侯導自稱:「我的劇本一定是合理的,但是電影中呈現的線索可以隱藏,影像可能是擷取其中一段,但前後隱藏了。」這是有意的留白,和國畫中的留白有異曲同工之效。

當然許多人物及細節都是原創或增添的,而侯導最後採用的部分僅為拍攝了數千上萬呎膠卷中極少的一部分。其他我們沒見到的許多片段肯定也拍得一樣精彩,若照電視劇的作法這個故事可以上演一年半載還演不完,只要觀眾反應熱烈就能一直演下去。當然電影不能這樣拍,尤其是這種藝術性極高的電影,添加或過度的呈露可能破壞它的藝術完整,妥協它原初創意, 更剝奪了觀影者自由解讀詮釋及想像的空間。


Grace
許鞍華電影「黃金時代」(2014)
A film chat correspondence
on
2/27/2016


花了三小時在網上看「黃金時代」 2016 年的電影版,看得很累,拍得相當不錯,但實在太長了。一來影片內容龐雜、故事情節包含太多層次及面相,除了主要人物蕭紅以外還牽出數十位與她生命中有交集的人。這些人當中有些重要,有些僅屬浮雲電光之相會,並無太多重要性。歷史背景之鋪陳與描繪,肯定花費了不少製作人員的心血,攝影機捕捉了大份量歷史還原場景及事件,但是這些全是必要的嗎?

看完影片後你不禁想問,到底這部影片想講什麼?主要的劇情線是屬於蕭紅的嗎?還是跟蕭紅有關連的一整群左翼知識份子及文人?故事的重點是要反映那個年代整體流離動盪的大局勢,甚或想同時透露當年地下組織中的一些情況?針對蕭紅個人,著重在表現她的文學成就,還是聚光於她錯縦複雜的感情生活之上? 顯然編劇的焦點集聚更多在後者的鋪陳,以至於蕭紅在近代中國文學上的成就被輕輕帶過,代表作「呼蘭河傳」及「生死場」幾乎完全被忽略了。

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層次又複雜,本就難在兩小時內說清楚。許多背景細節頭绪紛紜,包括整𠆤大局面逐日逐月無止盡的變化,彷彿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拍攝素材,能給觀眾帶來更強的真實性及即臨感。許鞍華詮釋實景的能力非常強,許多歷史畫面幾可亂真,包括大水淹城及許多戰火及逃難的場景都拍得相當成功。然而花費這麼多人力財力或是電腦作業,經營出來的諸多片段絕對不能少嗎?不能用畫外音或是打字幕,或其他更簡便的方式輕鬆帶過?

諸如此類能割捨而捨不得割的地方太多了。此外,演員們對鏡獨白,直接面對觀眾陳述自己對某人某事(主要是對蕭紅)的看法,是相當新穎的做法,給人一種紀錄片的真實感。但是用過頭了即如贅述。不時又有些獨白演員並非主要角色,也不註何名何姓,還真譲人看了一頭霧水呢!

不關乎主要情節的旁支細節可刪或該刪,也不能一概而論。比方在故事後半段蕭紅在暗夜中獨行,大腹便便的她摔倒在碼頭,迷霧朦朧中緩步走來一位拄扙的老者(乞丐?)給予援手扶她起身,不發一言轉身又消失在夜色中。這段拍得非常感性但𣎴煽情,雖無關劇情,但留下絕對是明智的。當然剪輯這門學問愈來愈高深,況且見仁見智少有定論。通常導演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人,拍板定案的決定,那段該留,那段可去相信仍取決於許導的決定。

其實通篇作品還是非常好,細節拍得有根有據也有情緻,攝影整體相當精彩。全片對白更是寫得恰如其分,什麼人說什麼話絕不容混淆。演員們水準齊整各盡其職,尤其是擔綱演女主角的湯唯演來自然,詮釋精準,成績有目共睹。大多數人也都同意這是一部編導皆優製作精良的電影,在此無需再續贅語。

許鞍華在華人電影圈內是數一數二的導演,國際知名,加上女性特殊觸角及感性,她的作品一直以來在影迷及影評人圈中備受好評。以紀錄片起家的她,最好的作品很多帶有紀錄片的色彩,包括 2008 年的「天水圍的日與夜」。「黃金時代」這部影片似乎走了另一條路子,和她往常平實樸素、紮根在小人物的生活和經驗之下的寫實影片差異極大。對於看過不少她舊片的影迷,雖然欣見她在技術層面的顯著提升,反倒懷念起那些真實不做作、描述有缺陷的平常人,給觀眾帶來溫馨懐舊的一些老影片。

Grace

Dog Day Afternoon (1975)
(1/12/2017)

"Dog Day" 是夏天最熱的日子,一般在七、八月之間。" Dog Day Afternoon" 拍的是在這麼一個大暑天,紐約市 Brooklyn 區的一家小銀行,兩名搶匪持槍闖入強擄人質,和警方對峙的過程,將24小時之間發生的經過,濃縮成兩小時長度的影片。

一個搶銀行的警匪片能有什麼看頭?何況是部七十年代拍的低成本黑白老電影。然而這可是大導演 Sidney Lumet 拍的影片啊!那是拍過 "12 Angry Men" (1957), " Network" (1976),  "Verdict" (1982) 以及 "Running Empty" (1988) 等經典名片的美國知名導演。擔綱演出男主角則是演 "Godfather" 一舉成名的 Al Pacino.

導演 Sidney Lumet 影劇家庭出身,很早就開始拍電影,一生拍了四十餘影片,很多以紐約市做為背景。他的題材一般較複雜,擅長處理細膩的情緒戲,但不濫情, 這是高手導演和普通導演不同的地方。他懂得讓演員發揮自身的特長,像此片中 Al Pacino 的演出,個人認為是其生涯中最好的一部影片。

編劇是這部影片極重要的一環,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寫劇本的 Frank Pierson 因此片拿下一座小金人獎。它不僅僅將故事鋪陳得條理清晰,情節亦處置得緊湊異常,又能將喜劇元素適時的嵌在密不透風的劇情之中。對白寫的合理,情節中搞笑的戲還不少,穿插得當並不覺突兀。描繪故事中一干人物能從人性的角度切入,包括警察、FBI 探長及小人物如銀行職員,甚至連送 pizza 來給人質的小伙子,各有各的面貌,都是活生生的真人,不用二分法給一些人掛上黑臉或白臉的標籤!

演員是電影的脈動,飾演主角 Sonny (搶匪之一)的 Al Pacino 絕對是本片的靈魂人物,沒有他的演出 "Dog Day Afternoon" 不會成為經典作品,到今天還持續擁有不墜的影迷群。Pacino 詮釋的主角 Sonny 是個脾氣暴躁同時具有細密和鹵莽的個性,他駕輕就熟的演活這個角色讓人激賞。最初他尚猶豫不決,不知自己的舞台經驗能否勝任,幸好終究回心轉意,否則就沒有這麼精彩的演出了!

導演另一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在不同情況下立即做出適當的調整。拍攝銀行人質間的對話時,他讓演員們用自己的話說、穿自己的衣服,並告訴他(她)們,你不是在演戲,而是演自己,整體效果因此有即臨的真實感。他說自己從前並未曾讓演員這麼做過,全是當場應便之道。

影片中的好人和壞人似乎也難區別界定,觀眾眼中看到的警員探長,並不比兩名搶匪高尚或善良。Sonny 擄了銀行職員當人質,但對他們態度良好幾乎有求必應,甚至當他步出街道和警方喊話時,所有圍觀民眾差不多都站在他的一邊。故事中直接間接牽涉到的議題包括:貧窮及對大環境的無奈逼迫人走上梁山,這應該是兩位主角當搶匪原因之一。其他較為人知的話題如 Attica 監獄事件、以及當年方自浮上檯面之同性戀者訴求,都自然的編織溶入劇中情節,因為 Sonny 搶銀行的主要動機只想為其同性愛侶做變性手術籌錢。

影片以一個真實故事為藍本改編而成,它切切實實碰觸到人性本質中的一些東西,對當代人和今天的觀眾同樣具啓發性,因而長久以來能持續撼動人心。


Grace
12/17/2016
Cries and Whispers
Ingmar Bergman
Sweden, 1972


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書中開場白道出一句千古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誠哉斯言!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在「呼喊和細語」- "Cries and Whispers" 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不幸的家庭。表面上看來,這個十九世紀末的瑞典家庭是一般人幻想中的天堂。寛濶無邊的庭園中座落的廣厦,住著三姊妹和服侍臥病在床的大姊的侍女。以紅色為主調的室內空間一眼望去看到的盡是奢華,人物衣著行止在在顯示富貴的出身和教養。

可是為什麼這部電影以「哭喊」和「細語」為題呢?我的解釋:主題中的哭喊是因影片中人身心被苦痛包圍,而細語則是他(她)們對諸般現狀不滿的傾訴。用英文講就是: Cries of agony and whispers of discontent. 見仁見智,當然也有不同說法。我猜這陰晦的劇情或許也導致很多人終究無法將電影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原來大姊得了絕症,日日夜夜和病魔搏鬥,屋𥚃常能聽到悽厲的喊叫聲從她房中傳來,給影片平添了一分陰暗恐怖的氛圍。兩個妹妹在邊上陪伴著病人,雖然照顧病人是侍女的工作。小妹妹長得美貌可人,雖已為人婦卻紅杏出牆,和到家中來出診的醫生有了婚外情。另一個妹妹和小妹妹面和心不和,她已婚但和丈夫沒有感情,甚至於要以自殘的手段來向他抗議。

電影中以許多面部大特寫來塑造這三位女性的性格。病痛中的大姊撕心裂肺的喊叫,那憔悴無助的形象,映照小妹妹美麗無瑕,不帶絲毫感情的臉龐,再看另一張緊繃略帶點歇斯得里的二姊面目。無需對白,三人之間的互動已經明白的透露出這家庭中複雜的姊妹情結。

這麼一個不正常的家庭怎能不讓屋裡的每個人和觀眾感到窒息?更何況在此封閉的室內,無時無刻都能感到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影片中幾乎毎個人都一再忍受著身體或心理的煎熬,這包括三姊妹、兩位夫婿、也包括了來訪數回的醫生及給死者做最後祈禱的神職人員。唯一不受折磨的大概只有侍女 Anna, 她心中有愛有神,她不自私、有奉獻精神。她帶給臨死前的大姊,不僅僅限於對病人的照顧,更多的是無私的愛和精神慰藉。

故事結束前的一段回憶中,電影用金黃的色調,以類似粗筆寫意(grainy effect)  朦朧似夢境的畫面來描繪,情景是大姊日記中記載的一段:一個晴朗的秋日,四個女子撐著洋傘在莊園中漫步,燦爛的陽光溫暖了她們的身體也橅慰著她們的心房。在這短暫的一刻大姊心中只有快樂和感激,在這一刻中她是幸福的。

整部電影中那濃得化不開的抑鬱氛圍,在影片結束前還給我們一點舒缓的空間,也帶給觀眾一絲正面的訊息。至少這個世界尚未完全絕望,人間到底還是有美好的東西存在。

為什麼 Ingmar Bergman 要拍這麼一部讓人不忍卒睹的電影?熟悉他影片的人都會知道,Bergman 的電影討論題材多樣,隨著年代流轉,他的手法風格亦一直在變化。然而他的主題總是圍繞著生死的議題及和上帝的對話等,好像是音樂家作品中的變奏曲一般。

他的影片普遍帶有自傳性,七十年代之際他轉而專注婚姻及家庭的描述,也開始用特寫鏡頭及光影的設計來鋪陳婚姻及家庭(多為不幸的婚姻或問題家庭)。這部影片是那時期的作品

催眠大師

催眠大師」
中國 (2014)陳正道 導演

1/20/2017 (rev.)

「催眠大師」拍攝手法的確讓人驚艶,題材新穎,敍述方式尤其不俗。一開頭先拍一段緊迫追逐,渲染著森森鬼氣的前戲,男主角催眠大師 (徐峥飾演)就這麼在觀眾尚未緩口氣之際突然間現身,或者可以說方才露臉,展現出他的真面貌。這場戲效果極佳,觀眾一時之間就進入它的控制中,仿佛被催眠的不僅僅是螢幕上的人物。觀眾這時對催眠大師的功力已完全信服,下面升紹女主角出場時,我們全然沒想到這是個圏套,設來誤導我們的判斷。電影情節曲折迂迴,一環扣一環,節奏緊湊充滿張力。整個前半段催眠大師治療新病人(女主角莫文蔚飾演)的部分,不時籠罩著夢幻似的迷離氛圍,更加速對觀眾的催眠。

諸如此類的懸疑片,焦點多半放在劇情及場景等增添戲劇性特效的製造和靈活運用,包括聲光及畫面特殊處理。催眠過程及回憶的片段,似乎用濾鏡拍攝,產生如真似幻卻又不脫離現實的描繪,導引觀者親臨其境,亦可收到催眠的效果。一般來說演技並非懸疑片強項,只要故事説的合邏輯入情理,都能收到預期之效應。我覺得兩三位主角表現平穩而已並不特别出色。

後半段解疑的那部份,拍得稍長而且步調和氛圍都為之一變,和前半之定調不甚統一,相較之下略為失色。真相的解釋並非不合理,而是表達或敘述方式呆板了些,認為拿出專業理論出來,由劇中的專家用一般課堂上的授課方式單向的給予解釋就能搞定一切,讓所有的人包括觀眾心服口服。我以爲若能在劇情轉折,催眠人角色互換之後快刀斬亂麻,清楚交待前情後果,電影就可以在高潮之下結束。影片最後那段冗長拉沓,倒造成反高潮的效果。

讓我們參見緊張大師希區考克的兩部名作,"Rear Window" 「後窗」和 "Vertigo" ( 台譯「迷魂記」)。在情節真相大白之後,電影很快就結束了,簡潔明快,無需陳述解疑過程的全部,最後以一種時而幽默時而悲傷或其他鮮明的的影像,留給觀眾回味的餘地。「後窗」結尾前最後的一段影像是男主角的斷腿又重新上了石膏,女友來訪,仿佛就是影片開始那段的重複 。

這或許是導演編劇顧及有些民眾看不明白過份解釋,或者想以添加內容來讓大家學到點新知之故吧? 一己之見,信口開河,請多包涵。

Grace


電影 " Ida " 觀後

電影 " Ida " 觀後
Poland

12/10/16

波蘭導演 Pawel Pawlikowski 拍的這部電影畫面比例是一般少見的 1.33 :1(接近方形的螢幕)又是部黑白影片,定調灰暗冷峻。情節簡、對白少、畫面乾淨、音響也用的不多,可說是簡約主義 Minimalism 之奉行者。

故事藉由兩位女主角:見習修女 Anna ( Ida ) 和姨母 Wanda 的尋根之旅,追尋 Anna 身世的一些疑問。在這部公路電影 (road film ) 的旅途中我們看到波蘭的今與昔,從破敗的村舍到城市以及爵士樂團,還有兩位女角在面對人生的大課題上所採取的態度及作為。

導演用暗示和其他間接方式呈現故事的架構,譬如從零碎片斷如印象般迷濛的倒敍事件中,串連出當年悲慘的歷史現實,講述到 Anna 父母身為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受的迫害,也帶出 Wanda 生平第一恨事。映照了正敘中今日波蘭的風土人情以及這片大地的面貌,斑斑駁駁都是歷史的淚水。導演省略了許多事件經過細節,用淡筆淺墨勾勒出一個故事的始末,除了描述 Anna 和 Wanda 的情節之外,在精神上它傳遞了宿命論的人生 -- 波蘭人的悲情。

這部影片就像一個精美的藝術品,雖是黑白片,就如國畫中說的「墨分五色」,淺淡濃密不同色調的灰,予人一種沈重肅穆的感覺。許多鏡頭取景安排,如將人物放在畫面的下方或角落,背景或是建築物或是自然景觀,佔去大半幅場景,在在暗示環境的強大力量,蓋過渺小的個人。

幾位主角 (也只有三位) Anna, Wanda 加上她們在旅途中遇見的吹 saxophone 的無名青年。 每位演員演出都相當節制,沒有太多情感流洩,尤其是 Anna 成功演出含蓄內斂的年輕修女。 對照飾演 Wanda 的資深女演員之歷盡滄桑和老辣之演技,見証演員團豐厚的實力。

電影中的音效泰半是在無聲中進行,或僅有些微自然音響,如修女們用餐時湯勺軽碰碗的聲音。這些手法著墨不多頗似國畫中的留白,付予觀眾想像的餘地,包括故事結尾那一段:Anna 離開情人,重新披上修女衣飾束裝步上征途。到底 Anna 是回到修道院去呢或者另奔前程?這些都給觀眾不盡的回味或思考的空間。


Grace


細讀《化城再來人》(2012)
Taiwan

12/2/16


兩年前辭世的詩人周夢蝶自稱他有古人所謂的狷者風格,他的詩多為反觀內照頗富禪意的章句。作品雖然不多,影響卻深遠,是台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身為「孤獨國」國王的周夢蝶曾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他生活刻苦,獨自一人生活,至九十餘歲仍創作不輟。

一九五零六零年代開始詩人擺攤賣書以為生計。當年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除了是文人騷客薈集場所,店門口外邊擺攤的周夢蝶周公更是當代著名的文化風景線。

著作雖離等身很遠,卻是字字珠璣韻味深長。例如:「舉世皆笑,我不妨獨哭;舉世皆哭,我何忍獨笑。」

詩集包括:《孤獨國》、《還魂草》、《約會》、《十三朵白菊花》、《周夢蝶詩文集》等。

二零一二年的記錄片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中的「化城再來人」是部中規中矩十分完美的一個片子。陳傳興是位資深老導演,這部影片誠為記錄片的經典作品。從影片開始至結尾,每一個取鏡甚至配樂(或以無聲代有聲)都是細心安排的成果。拍攝步調極其徐緩,深合詩人的為人取向。影片長度接近三小時之久,但對有興趣的觀者並不感到繁瑣。影片真正讓人感動的是詩人本人的演出,在24小時攝影機追蹤之下,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毫不做作天然可愛有真性情之人。而今他已揮別塵世,空留其音容形貌於此影片給世人。

以上是我為影社在2014年 6月的電影欣賞會中所做的簡介。下面從電影的幾個不同層面來看這部紀錄片。

其一:全片節奏非常徐緩,鏡頭一般較長 (long take ), 即一鏡到底中間不切斷,基本上跟自然時間相符。譬如詩人寫字,裁紙就花了好幾分鐘,實實在在拍了大部分過程沒太多剪接。不急不徐是這部電影的基調。

其二:攝影上用許多空鏡 (pillow shots)  而且通常用和「水」有關之影像,如水草、荷葉等,旁邊打上詩句旁白。通篇意象連連,若未接觸過其詩,較難體會其中深意。

如詩人沐浴,全身浸泡在水裏,也有其象徵意義。最後一鏡最神秘。用大遠景鏡頭拍攝,廣袤的湖面,一葉方舟向遠方划去,往右上角的方向即東北方徐行,漸行漸遠,終至駛出影框之外。這似乎可對照詩人的詩句:「北北北愈北愈黑?」應該是刻意安排的結果,這意味深長的結尾,留給觀者靜靜體味各自的人生。

其三:用直接或襯托的方式描繪詩人的個性。他孤獨、低調、不喜出風頭。在一位詩人的歡迎會中,周詩人出席坐在前面第一排。左右前後皆名流政要、寒喧聲不斷,詩人則靜坐如儀,也不和人説話。

最後引用詩人的名句做個結尾。

詩句中有:「荒涼的自由,溫馨的不自由」可為通篇做註腳。他的孤獨雖是不得已,同時也是自己的選擇。周夢蝶是蝴蝶,蝴蝶要有空間讓它自由飛翔。

他説:「人生無常,但也無可奈何。」,「由悲觀轉成樂觀,不能改變現實也只好好自為之。」,「我選擇,我不選擇。」


Grace
《那山,那人,那狗》

霍建起導演      2000年      中國

      一個單純平凡的故事。一個父親退休了,一個兒子繼承老父衣缽,背起了郵差父親用過多年的郵包,和一隻追隨父親多年的(郵)狗老二,在父親的伴同下,一同走進山中送信。

      導演的敘述鋪陳雖相當傳統,卻出奇的圓熟老練。全片拍攝流暢自然,攝影畫面更是美得炫目。很多中遠景定點鏡頭的運用,更突出山裡生活的平靜和絕少變化。平實無花巧的正敍與倒敍穿插而行,卻也信手拈來不少生動溫馨的畫面。

      比如說方開始時老狗不肯隨兒子上路,只因長久以來習慣伴隨老郵差,迫得父親仍得再一次伴兒子一同送信。在另一景中,兒子到了村裡,不見一人來取信很是失望。卻沒料到轉個彎,外邊已經聚集了全村父老姑娘媳婦和孩童,爭著要瞧這位年輕的郵差呢!同時也來為這位帶給全村希望與歡樂的老郵差致意和送行。影片中有意無意之間,似乎在宣掦默默耕耘不為人知的美德,但同時亦由年輕的兒子和另一青年所代表的新世代,道出不同的心聲和價值觀。對話簡潔有力,攝影畫面尤其美,一種靜態的、永恆的美。


《 榴槤飄飄》2001 年  香港

這張片子,由於個人的疏失,我先看第二張VCD碟子,再倒回去看前一張碟子。  雖說是次序顛倒,弄了半天才搞清楚故事來龍去脈,卻也因此留意到導演的精心布局和敘述手法鋪陳,由前至後彼此呼應,並由一只榴槤帶出兩個女子的心酸史。

其實這兩個女孩,除了同為香港過客之外並無共通處。一個年方二十一,來自東北到香港三個月期間,做應召女郎掙快錢。另一位女孩才十四歲,隨母和弟妹從深圳非法偷渡,前來香港依附在港討生活的父親,竟日𥖁在砵籣街(紅燈區)的巷𥚃為人洗碗。一個偶發事件,大女孩的同伴(馬伕)在巷中遭人丟榴槤傷了頭部。由於雙方都想躱開警方的介入,只有私底下解決這個傷人事件,讓兩個素不相識的異鄉人因此結為朋友。

三個月後,大女孩居留期滿回到東北老家,重建新生活。無證的小女孩也被港警遣返深圳。兩人遭遇不一,其無奈則是一致的。

香港導演陳果一向喜用非職業演員,全片看起來有如記錄片。片段影像,像在巷中的數景,似用手提影機拍攝,有即興的感覺。許多妓女日常作息的細節(如在茶餐廳等候應召,沖浴次數頻繁等)充滿了底層社會的生活氣息。題材方面,選的雖是妓女和非法移民的故事,卻絕無道德包袱和說教意味。

後半段大女孩回到東北老家,一日收到郵局通知,去領一個包裹。郵局管理員說:「擺久了沒來拿,都出了味道。」回家拆開一看,赫然是一只似曾相識的榴槤。小女孩特地從深圳寄來給她的賀年禮物。女郎將榴槤破開,分饗諸親友,竟無人肯吃一口。下個鏡頭:女郎獨自靜坐,咀嚼這南洋果王的滋味,同時也回味自己的人生吧!
在雪花飄飄的東北,和在溫暖如春的南方,兩個女孩之間有一根細細的線將他們牽在一起,或者那就是榴槤的滋味吧!

Grace

註:此兩篇電影推介短文,曾經登在台北一女中的「綠緣」雜誌 2003 年刋,題目為「我的電影因緣」,附在正文之後的兩篇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