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8, 2017



《 跟時光賽跑的書店》

5/29/15

I'd like to introduce a documentary film produced in Taiwan a couple of years ago.  It is a series of short documented excerpts about 40 independent book stores found in Taiwan.  I've also included a review I wrote which is appended at the end of this message for your reference sh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watching it either in its entirety or sampling only a few.                                                             Grace Liu

侯季然導演:「《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四十則,每則三到五分鐘,全部完整放上youtube網站,隨點隨看。若想收藏,可以到各種實體書店及線上通路購買包裝精美的DVD,謝謝大家。」


 .........................................................................................

>
> 「書店裏的影像詩」"Poetries from the Bookstores"  導演:侯季然(台灣)2014.
>>
>> 近日看了一碟相當不錯的影集,侯季然去年在台灣推出的紀錄片「書店裏的影像詩」,記錄台灣四十家獨立書店的故事。每個書店只佔兩三分鐘,一般僅能片鱗隻爪的去捕捉描繪,然而在侯導感性的敘述、變化多樣的影像及詩化的電影語言之下,一個個書店各具面貌,一節節記述呈現不同風格,通篇給人的感受是語重心長深刻的敍事加上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
>>
>> "跟時光賽跑"是片集的一貫母題,講的多半是在時間巨浪淘盡塵沙僅存的小店,獨立於連鎖書店及知名老店之外。在網路書店及電子書傾天而來的年代,傳統書店面臨的將是生死存亡的困局。在這兒卻有許多二手書店、愛書人開的書店、仁者提供給兒童或弱勢族群的店面,不為賺錢只憑理想隻手擎出一個微局面。縦觀全片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小人物蓽路藍縷孜孜矻矻,企圖給社會保留一脈清新人文氣息所做的努力。
>>
>> 數年之前我曾戲刻一閒章「三香斎」胡亂蓋在我的書法習作上。三香意指茶香、墨香及書香。其中墨香早已蕩然無存,茶香偶在屋中一角飄駐,獨有書香依舊盤踞心頭多年來不離不棄依傍身邊。住在香港那些年以及近年來不時跑台灣的日子泰半消磨在書店中,也意外尋訪到幾家較不為人所知的藏在街弄裏的書店。
>>
>> 這個影集中的書店縦横台灣北中南許多城鎮,還有一家開在森林裏的書店,真正是個萬花筒的世界。其中描述的人物更是活生生的真人,各具面貌各有各的堅持,有一家店主竟然還是個文盲。聽多了台灣電視節目的新聞報導,一般的看法是這個社會上世風日下好人善事難得一見,看完這部影片你多半會改觀。在這個小島中竟然有如許多人不計酬勞日復一日的做著這種文化傳承的工作。,
>>
>> 幾乎每個書店都有其獨特之處,舉些個例子來看:
>>
>> 「古殿樂藏」書店中貼了張告示 "黑膠唱片(註:33轉唱片)播放中" 。用古典音樂去吸引民眾及愛樂人士,收藏集中在與音樂有關書籍,包括店長本人的筆記。
>>
>> 「永樂座」書店在店裏定期舉辦類似文藝沙龍㓉動。
>
>  一個小鎮上有家主婦開了書店,只賣自己喜歡讀的人文史地及文學方面的書籍,樂意和客人交談分享心得。
>
> 另一家書店有二手書交換計劃,遠來的背包客可以無償攜書世界各地旅行,晚上還能借宿店中。
>
  火車站旁的書店,客人等車的空檔,來此看書的看書,找書的找書,喝咖啡的喝咖啡,即便外邊大雨滂沱,裏邊的人卻不受影響。這裏是鬧巿中的一小塊靜土。

> 「洪雅」的店長可能是社會運動積極參與者。這節短片很有趣,影機一開就隨店貓足迹穿巡於演講觀眾足底,而後鏡頭一轉對準天花板及書架上方的標語圖片,看似空鏡卻是用另一個辦法來描繪書店的性質。敘述則由畫外音傳達演講對話內容,最後鏡頭又跟著貓咪的腳步收尾。
>
> 此外尚有不少另類書店,如農田中的小書房名"小間書菜"  可以物易菜。
>
> 愛逛書店的老闆自己藏書看不夠還經常去逛人家的店,看到中意即刻買下轉手再賣。他說生意並不好但不計較,顯然樂趣自在其中。
>
這個影集好比一張台灣民間的人文地圖,同時穿越時空帶我們走進歷史的空間和文化之長河。

> 導演侯季然拍過兩部劇情長片,我們看過他2012年發行的「南方小羊牧場」,對他經營影像的本事印象頗深。去年在台北曾參加過一次他的座談會,他談到只能拍自己熟悉的事物,以及拍紀錄片需投入不少精神及情感,因而他的作品一般比較感性。也讀過他寫的散文,其中常有意猶未盡之處,在電影中善用留白也是他的影片較耐看的一個元素。在這個片集中他精湛的運鏡和巧妙融合多元媒介以及敍述方式都讓觀眾耳目一新。譬如有一片段全部用黑白片拍攝,也有一段利用速寫在短短的一兩分鐘勾勒出全部店中書架、桌椅、擺飾及其他景緻,這又是另一種敍述方法。他對光影的捕捉及掌控確是不凡,搖鏡徐緩不做太多跳接,儘量給他的人物自我詮釋的空間而不急著講故事,他的影機就在旁靜靜的拍攝。
>
> 總的來看每個片段都有不同的角度及風格。為了拍到足夠的長度,他足迹遍及全島,包括較偏遠地區如花蓮台東。剪接後所剩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所下的功夫不能說不大。在台灣電影導演中肯定是個可期許的一位新秀,讓我們拭目以待日後更多佳作吧!
>
> Grace Liu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