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6, 2017




二十四隻眼晴

日本 (1954)導演: 木下惠介

Original writing date: 2006年

電影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30年代二戰前夕的日本,地點為瀨戶內海小豆島上的一個漁村,主角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高峰秀子飾)。在當時保守的村莊,她初次出現時身著洋裝,踏著一部自行車飛馳而來,頗引來一些村人異樣的眼光。她教的是一年級生,班上有12位學生,大半來自島上窮苦人家。

這位七十多年前的小學教師,的確有些與眾不同。不僅僅外表和村人有很大的差距,她的教學方法亦有異於其他教師。最特殊的是她對學生像親人般的關懷,以及那種亦師亦友,知無不言的誠懇態度。在當年軍國主義氛圍籠罩之下,她敢言其餘眾人(包括校長在內)所不敢言的言論,對於當時即將開戰的情勢,她獨具清醒而不盲從的看法。

木下惠介導演的《二十四隻眼睛》在不同年代的 "十大日本最佳影片"總是榜上列名,備受歷來影評人青睞。我相信除了故事感人,影片所探討的主題 -- 博愛及反戰 -- 更具現代意義,至今仍未過時或是原因之一。環顧今日的美國,伊戰方興未艾,有多少人和影片中的多數人一樣受囿於類似的民族主義及愛國思想,更突顯女教師不隨波逐流獨立思考之難能可貴。

舒明所著《日本電影風貌》中提到木下惠介五〇年代初曾遊法半年之久,然而他的電影卻是地道的日本電影,看不出有多少外國電影的影響。他在歐美的知名度雖不及黑澤明,在日本本土受歡迎的程度,絕不下於黑澤。

這是一部相當具有日本特色的影片。年代雖遙遠,技巧方面,尤其是影機運作上,絲毫不遜色給後來的電影,總體上故事仍是傳統的平鋪直敘,然而木下更注意細節的鋪陳和感情的勾勒。和黑澤明的凌厲雄渾相較,木下的風格無寧較女性化,更纖巧陰柔。

這部影片在他處理之下平實而無花巧,能忠實呈現日本當年的時代背景,清晰紀錄了地方的風土人情。真實的感情信手拈來一點也不牽強。十二個孩子(二十四隻眼睛)從孩提時代一直演到成年,演來一個有一個的不同,各具面貌自然生動,是妙手天成的佳作。

片中有幾個定點長鏡頭的運用,如母親出殯那段,一排長長的送葬人群隊伍自左緩緩步入鏡頭之內,再由右邊徐徐邁出,為時數分鐘之久,攝影機始終纹風不動。這種影機運作營造的特殊氛圍配合劇情需求,也可說是" 以不變應萬變 "了。

取景佈局及畫面設計,這部影片亦有特殊審美趣味,在當年應該算是相當新穎的技法吧?在一個場景(scene) 中,十二個孩子在樹葉落盡的枯林中奔跑,影機用俯鏡自高處凌空往下拍攝。螢幕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黑白樸實具中國農民畫風的畫面,遠景中疏落的樹林和孩子們的身影零落交錯,形成相當有𩐳味的圖像。(註:金山農民畫常將立體的景物移位轉成平面的構圖,獨具特色。)然後下一個鏡頭卻又將影機移至地平線上,由下往上拍攝孩子奔向前的肢體身影。諸如此類鏡頭的靈活操作,今天看來依然清新可喜。

至於電影的配樂,幾乎全由那個年代風行的日本民謠民歌組成。如 "烏鴉為什麼哭" 及" 海濱之歌" (亦有譯為" 沙灘之歌 ") 是較耳熟能詳的曲目。還有那支畢業歌,中文歌詞記得是以 "青青校樹 " 起頭的同一首歌曲。今天重看這部影片尚能引發童年的記憶,想來是某些曲子的旋侓深植腦中之故吧?

Grace


註: 原載於「綠緣」雜誌 2007 年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