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3, 2017

 雲端書信往返


大陸影片觀感 -- (回應友人談魏時煜《東西方電影》中介紹的幾位中國導演及作品)
( 4/20/2017 )
Filmchat (shared)

這是藉由 Leon 前信中提到的幾部兩岸三地電影的一些影片做些簡介,不過僅是個人的看法。大陸第六代導演,所舉出姜文的三部,拍的都很好,尤其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第三部作品「讓子彈飛」雖也拍的不錯,感覺上已傾向商業電影的方向。也許聽說過姜文拍了「鬼子來了」之後被當局禁映,同時禁聲。這或許是他對應之道吧?

這情形和田壯壯類似,他是第五代導演中之佼佼者,作品包括「盜馬賊」(1985),「藍風箏」(1993)等名片受到國際影評人 ( 包括 Siskel & Ebert )的賞識,但在大陸卻被禁拍長達八年之久。這是大陸影片的緊箍咒。後來轉而拍紀錄影片及其他作品,包括重拍費穆的「小城之春」(2002),光環也逐漸褪色。

婁燁的電影又闖進另一個禁區,「頤和園」(2006)除了情色還加上政治禁區。我倒喜歡他的早期作品「蘇州河」(2000)有不同於同儕的眼光及視角。近期有「浮城迷事」(2012)影片還未觀看。

張元作品看過他早期的「過年回家」(1999)(註)寫實客觀也對故事背景的社會給予透視觀察。也看過「東宫西宫」(1996)是中國描繪同性戀題材較早的作品。

這幾位都是 Leon 所講有膽識的導演,各人成就不一。王小帥的影片我看過「十七歲的單車」(2000)和「青紅」(2005),應該是較早期時的作品,「十七歲的單車」尤其好,或許受到些新寫實主義的手法影響。

「註」:張元的「過年回家」拍成於 1999 年,然而一直到 2006 年方得在央視的電影頻道放映,原因是他的影片屬「地下電影」形式存在,「過年回家」亦沒通過審查。直到 2006 年方解禁。


台灣影片 - (回應 Leon 台灣獨立電影拍攝資金來源)
(4/22/2017)

Filmchat (shared)

台灣獨立電影有一個很重要的資金來源,即文化部的電影輔導金,很早以來(八零年代?) 就開始舉辦。知名電影人幾乎或多或少都曾以之做為創業基礎。侯孝賢、侯季然(南方小羊牧場)都拿過這個獎金,連李安早期也靠他的劇本拿了獎金才開拍他的父親三部曲。這些錢比之西方的拍片資金是不多,然而肯定是重要的一環。

此外參加影展更是創知名度、找更多資金及發行機會之管道。因此拍片人不僅僅需要才華和專業技術,人脈和 EQ 都成了脫穎而出的條件。

我從不同網站上看到侯季然這顆影壇新星的創業歷程。這位才四十出頭的台灣新導演,從不同管道取得拍片資金,包括和侯孝賢的公司合作,也參加過無數大小影展,比如早期以紀錄短片「我的七四七」拿到台北電影節的百萬大獎。積少成多,同時建立自己的信譽和品牌,這應該是成功的例子之一吧?

在網上找到一些輔導金和影展資訊列於下:

....「獨立電影既然在前製與拍攝期間沒有片廠的資源,如果在電影完成後也沒有取得片廠的青睞,購買發行版權,如何將成品發行、上映,呈現在觀眾面前,便是所有獨立電影製片人最重要的工作 ── 這也就是「影展」的重要之處。一般觀眾對於影展的印象,不外乎是「可以看到電影院看不到的電影」,主要便是這個原因。」(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輔導金主旨為:

「台灣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以下簡稱本局)主旨為培育基礎電影長片製作人才,產製具商業市場性、多元創新內容或文化藝術價值之國產電影片,特訂定本要點......」(Wikipedia)

下面的連結列下2016 年度獲奬單元、名單及總金額:

http://www.bamid.gov.tw/files/15-1000-2789,c146-1.php


關於小津

(4/26/2027)
Filmchat (shared)

昨晚回到 San Jose 家中,睽別近兩月,卻怎麼也感不到距離的差異。北加甚至比台北還綠,春䐘風和,唯一不同的是藍天白雲竟日可見,近在身邊大自然的珍貴贈與,日日承受習以為常,以為理應如是,一旦見不到方覺其難得又可貴。

再回來說一下小津 ( 1903 - 1963 ),身後半個世紀以來,他的作品持續享有世界各地影迷的鍾愛,這說明了他影片的普及性,講的是小民們日常生活種種面象及存在表象之下更深層的東西。他不僅僅講日本故事,「晚春」被改編成法國的「35 Shots of Rum」,「東京故事」被轉化成德國的「Cherry Blossoms 」,照樣能打動不同觀眾的心。

再談一下小津的當代同業木下惠介「24 隻眼睛」、「楢山節考」(舊版),黑澤明「羅生門」、「影武者」及較晚一些的山田洋次「母親」、「黃昏清兵衞」。木下的電影在日本本土數十年來一直比黑澤影片受民眾歡迎,而黑澤的名氣在國外比在日本大。山田則更是貼近庶民生活,更加通俗(通俗也可以有格調)。在許多影評人眼中,黑澤大氣、小津精緻、木下溫婉,他們各有各的髙妙處,當然亦有欠缺的地方,風格各異,影迷群也自不同。處在不同年代的創作者,其藝術作品肯定烙有時代印記、政治及道德觀念受制於當代的風潮,用今日的眼光去看待或許有失公允。然則青菜蘿蔔,毎人口味不同,幸好我們的選擇夠多,不愁找不到自己喜愛的電影及導演。

Grace

Filmchat (shared)

台灣電影 - 陳玉勳「熱帶魚」 (1995)
(5/4/2017)

喜劇影片不容易拍好,成功的喜劇片在國產電影中更難得一見。這些日子窩在家中一連看了好幾部從台灣帶回的影片,先介紹給大家一部輕鬆的喜劇片。

陳玉勲是台灣少數拍喜劇影片較為得心應手的導演,之前的影社曽看過 2010 年的「茱麗葉」,他負責的是第三篇短片「不一樣的茱麗葉」。1995年推出的「熱帶魚」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故事以台灣學子的升學夢魘和一件全民關注的綁票案件相結合,在搞笑逗趣的表層下,呈現底層社會一些光怪陸離現象,寓其社會批判於喜劇的基調中。

這是本土電影一次亮眼的出場,雖然台灣電影要到 2008年的「海角七號」才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仍是得靠如陳玉勲等有心的工作者持續努力,才有近十年來的豐收成果。

「熱帶魚」的拍攝囿於當年的技術及外在條件,從今天的角度看不免有些粗糙。然而其新穎的視角和想像力,對權威敢於挑戰的勇氣在當年仍是相當難得的。「南方小羊牧場」中有些臺詞似乎有借鏡於此的可能。

Grace

...............

Leon對台灣電影近三十年來的陳述精簡、也介紹了許多影壇新進的作品,這些電影題材多元,成績也有目共睹。有興趣的朋友 Leon, 能不能建議先選幾部片子看,在網上抒發各自意見,或找個非正式聚會討論,如在咖啡館內下午茶時間交流評比。有個主題的聚會品貭質肯定更好。

我最近看的一本新書 「看見台灣電影之光」中,寫序文的柯華葳問到:什麼東西最能代表台灣的符號?他列單舉出一些文化記號:吃食中端出鳳梨酥、歌曲提到「龍的傳人」及「補破網」,這些當然只是個記號不能是全民之共識。他接著說:.....當下感受到我們是一起長大的,有共同的記憶。這些東西讓大家得以凝聚,是非常美好、幸福的享受。.....在衆多選擇中,如何凝聚大同小異是不容易的事。......或許善於批評也是台灣的特色,是促成進步的的動力。在批評和讚美之中,慢慢形成大家對台灣故事的共識,讓記憶傳承下去.....」。

此書作者蔡明燁前言中說:「電影欣賞不只於美學的範疇,也牽涉到社會教化、文化環境和影片的産製。有些人特別注重藝術表現手法,希望在美學和感性的層面精益求精;另外也有人比較重視對社會的批判及對人性的思考。我覺得這兩種取徑並非絕對,而是互補的;因為如果缺乏對社會與人群的關懷,為藝術而藝術經常是很空洞的;但是要傳達各種對現實人生與社會轉變的觀察和評論時,若無創新的藝術手法來加以呈現,泰半只流於俗套或說教而已...」。

個人對發掘電影中的台灣或中國特色並沒有執著的見解,可以是各自表述,也可以是個寫論文的題目。可是在討論之前,先得看一些電影吧,否則怎麼討論?看十部可能一般人沒這個時間,但三部至五部應該是必要的吧?以前看過的 (若還記得)當然也算在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